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
刘洪波
//www.workercn.cn2016-06-23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表意的形式、交流的工具,但它还是文化的载体,还是“交流政治”的体现。对语言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一部分

  新华社日前关注语言问题,发了一篇“面对网络语言,汉语需不需要被‘保卫’”的报道,全篇落脚于一个专家的说法:“应该让人们回归对语言的敬畏,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语言之美”。

  这应该不算是对需不需要保卫汉语的一个直接回答,报道表达了要认真对待汉语的意思。但这与“保卫”还是不相同。敬畏是一种态度,知道是一种状态,而保卫是一种行动。敬畏、知道,是主动的;保卫则是被动的,要保卫一个东西,意味着已经作出了处境危急的判断。

  客观地说,现在汉语面临各种新的形势,但总体判断上,是处境危急,还是生机勃勃,人们的看法肯定大不相同。随着社会发展,新的词汇和表达在源源产生;文化交流和国家开放,使语言不仅作为交流的工具,而且本身也成为交流和开放的成果。基本面上,汉语发展的活力,也许只有新文化运动时期可比。

  但网络语言、外语字母、境外表达方式直接进入汉语,并且逐渐进入“规范平台”,这是值得注意的。网络语言的随意乃至部分情况下的粗鄙,直接进入报刊杂志,这是不值得提倡的。一些外文缩写词俨然直接成了汉语词,如GDP、CPI等,也许既反映了新词涌现,来不及作出恰切翻译的状况,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再努力“汉化”的语言偷懒。境外表达方式对规范汉语表达方式的直接替代,如作秀替代表演、格林尼治替代格林威治、愿景替代憧憬、厘清替代理清、操控替代操纵、讯息替代信息等等,则显示了对现代规范汉语的一种自弃。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表意的形式、交流的工具,但它还是文化的载体,还是“交流政治”的体现。对语言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一部分。汉语面临剧烈变化,已经有一些时间,怎样在适应变化的同时保持汉语规范,问题不是现在才提出来,但此前,人们更乐于从工具、形式的角度来理解,而无意甚至有意地回避语言作为文化载体、“交流政治”的方面,这实际上是内在地认为汉语所代表的文化及其传统,以及现代汉语所表征的“交流政治”意涵,不值得坚持。

  珍视文化特质与加强文化开放,本身并无矛盾,只是在开放与变化中要重视文化主体性,要记得文化根基。只讲适应变化,或只讲保卫语言,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作者系知名媒体评论人)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