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代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信息时代女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最终成果简述
何成学
//www.workercn.cn2014-12-02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由李敏智等专家学者调查研究完成的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信息时代女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1BSH031),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论文集,近期顺利通过结项。该研究成果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媒介素养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在西方国家,早在1933年英国学者就提出“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媒介素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融入中小学生课堂教育,其实践具有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针对性与延展性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等特点。因此,对于西方国家,媒介素养并不是一个新的素质概念。在我国,是中国社科院学者卜卫首次提出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此后尽管陆续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文章,但到现今我国媒介素养不仅远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而且对于一些普通民众来说,媒介素养概念更是闻所未闻。因此,对于我国,媒介素养还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

  我国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一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已迈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第一步,为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诸如: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中产生联动效应、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局部地区已经有了媒介素养教育尝试、越来越多国内学者关注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参与媒介实践的氛围越来越浓等等,就是例证。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则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足。诸如:研究滞后,缺乏理论支撑;没有形成氛围,影响正能量释放;尚未普及,缺乏规划等就是突出表现。可以说,我国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已有相当基础,但离普及时代尚远。结合我国实际,媒介素养教育应分两个阶段开展,在小学阶段开始,在大学阶段深入开展。

  媒介素养深刻影响着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成长。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代女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对于其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也使得我国当代女大学生在成长中受到负面影响。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当代女大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积极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我国当代女大学生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积极因素主要有:女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媒介信息辨析能力,对媒介所产生的影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不利因素方面主要有:媒介接触中存在沉迷依赖等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她们学习与生活;媒介利用率低下,极大地浪费了媒介的资源和功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纷繁的媒介信息中随波逐流;网络环境中女大学生形象呈现出负面形象。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学习进步,阻碍了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进而阻碍了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多途径提高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一是积极发挥家庭监督作用,以疏引结合的新办法对孩子实施接收与应用媒介信息两个部分的引导与指导;二是合理利用大众传媒的引导功能,通过完善媒体相关机制,确保媒介教育的扎实推进;三是充分发挥校园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使之成为女大学生接受媒介素养的主渠道;四是强化政府在女大学生媒介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媒介素养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制定并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媒介素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围,将媒介素养真正渗透到相关课程教学中,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的公共教育;五是加强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自我培养,毫无疑问,外部条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但要切实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还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即必须开发女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并借此促进其长足的发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