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从结合到融合
余建斌
//www.workercn.cn2015-07-2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过去提军民结合,现在提军民融合,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则是“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

  最近,首次举办的军民融合成果展览成为国内外关注焦点。这种集中和公开“亮相”,意味着以往神秘、专业的军工行业正进一步拓展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发挥在科技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军民融合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将获得更大的支撑力,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将拥有更强的牵引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认识的深入,“军转民”“民参军”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提军民结合,现在提军民融合,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则是“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二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经济建设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也就是说,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其实质就是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的“主抓手”“主平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涵盖核能、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六大行业的国防科技工业基本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向军民结合的产业结构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军民融合的角度看,国防科技工业完成了两次比较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军转民”,第二次转变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军民结合”。后一时期的军民融合发展成效尤为显著。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专项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带动了一大批包括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安防设备、反恐防暴等在内的多个民用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民参军”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

  从发展的眼光看,军民融合发展已经破题,但也是刚进入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见的:顶层统筹不够,法治建设滞后;寓军于民不够,市场开放不足;资源共享不够,效益效率不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要破解这些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快军民融合进程,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牵引。需要相关部门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协调创新,做好战略规划,完善法治保障,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实现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跨越。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