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实践观念是重要哲学范畴
赵家祥
//www.workercn.cn2015-08-3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类掌握世界有三种基本方式:实践方式、理论方式和实践观念方式。所谓实践方式,是指人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理论、需要、目的、愿望等,以物质工具手段为中介去改造外部世界,使其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所谓理论方式,是指人在实践方式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精神方式,是人们在头脑中认识、反映、再现外部世界的客体的过程。而连接理论方式和实践方式的桥梁,就是实践观念方式。这样来看,实践观念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我国目前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讲认识的辩证过程时,大都没有包括实践观念;在讲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时,大都不讲实践观念这个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是一个缺陷。补上这个缺陷,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更加完善,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得到更好贯彻实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他还明确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存在于表象中的观念、事先在头脑中建成的实践活动成果,以及设想的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等,就是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以目的、意志、愿望、要求、方针、政策、路线、纲领、战略战术、计划方案、设计蓝图、模拟图形等形式出现,以改造外部世界对象和创造外部世界所没有的新客体为直接目标,是直接支配人的实践活动的观念。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具有普遍性,而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是个别的。实践主体具有特定的目的和技能,使用特定的工具手段,采取特定的方式方法,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无法直接指导个别的实践活动。要使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就必须在实践活动前,根据实践主体的目的和需要以及被改造的客体的具体情况,首先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观念,形成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样才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三思”就是实践活动前在头脑中构建好实践观念,“后行”就是按照构建好的实践观念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里讲的根据客观事实引出的思想、道理、意见,属于理论观念;提出的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则属于实践观念。而根据正确思想(包括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展开的行动,则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实践观念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要环节。人的认识过程,可分为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两个阶段。从实践到认识这个阶段的认识,属于理论观念;从认识到实践这个阶段的认识,则属于在理论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实践观念。这两个不同阶段的认识,其含义是有区别的,理论观念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只有把理论观念转化为实践观念,才能直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实践观念是在讲认识过程时不可缺少的重要范畴,也是在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