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以系统思维落实战斗力标准
刘秦川
//www.workercn.cn2014-12-23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不仅要在理论上把战斗力标准讨论清楚,更要在落实上抓出成效。要把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形成的凝聚力、正能量变成更加深入、更加有效的实践成果,真正落实下去,就需要在高标准抓好转化上下功夫。这种转化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用力。

  工程化推进

  现代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已使战斗力生成的内容模式与需求日益多元、更加系统,需要不断提高系统化、精细化落实水平。诸如空天系统、地空系统、人机系统、军地系统等,都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只有围绕系统进行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分类化考评等,才能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改落后;只有通过系统整合、沟通兼顾,才能达到提质增效、工程化推进的目的。

  工程化推进,不是空头理论也不是数学游戏,它是一种源于实践的工作指导方法。它要求以整体为出发点,并以整体为归宿;在考查事物过程中把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从关联中找出事物规律性和共同性;要用严密准确、饱满充足的科学依据去论证系统的发展变化,确保系统处于最优运行状态;从系统关联中找到规律性,在过程管理、节点控制、有序展开、有效推进、综合评估、全面落实中,确保目标实现。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就是工程化建设的杰出成就。整个登月系统860多万个零部件,在无数个子系统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后依靠工程化推进的理论和方法,让3名宇航员实现往返月球的壮举。

  工程化推进战斗力标准落实,同样要将战斗力标准落实的“蓝图”,转化为一步步接近目标的“路线图”“施工图”。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战斗力标准落实变成“领导工程”“作秀工程”。无论是制订训练计划还是落实演习方案,都要按照军事规律和战争需要来办。领导机关满意不满意不是目的,考核成绩优秀还是良好也不是目的。打仗是一门科学,不是表演,更不是某个领导机关建功立业、抹粉贴金的御用工程。不能仅为满足上级领导机关的视察检查而组织,更不能仅为应付阶段性、例行性、临时性的达标验收、参观演示而进行。

  战斗力工程就是打仗工程、责任工程、生命工程,无论是近在咫尺的屏幕鼠标按钮还是远在天边的目标靶子弹着点;无论是埋在地下、潜在水里、飞在天空的武器还是记在脑海的数据口令;无论是发出的信号密码电波还是监测的脉冲回波曲线,只要设计科学、计算准确、指挥得当,首先得到安全、得到实惠、得到成功的是一线官兵。工程化推进的目的就是防止把这些搞虚了搞假了搞错了,到头来吃亏倒霉甚至丢掉性命的只能是一线官兵。

  制度化保障

  随着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进入盘点阶段,有人以“发言稿写了、讨论会开了、项目参观过了、经验体会见报了”为由,感到一切工作又可以恢复以前那种按部就班的状态了。但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的目的绝不是“讨论了事”,而是要“讨论做事”,整个活动不仅如逆水行舟、滚石上山,更是要鼓足干劲开始强军兴军的“万里长征”,要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战斗力标准长效落实。

  制度化保障,就是要把大讨论中升华的理论、形成的共识、积累的经验和有益的探索经验化、系统化、条理化、条例化。通过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制度体系,使其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由“想在心里、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再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

  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联系群众问计于民的过程,要能够通过制度措施确保从一线官兵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把一线官兵的参与程度、评价权重、监督途径、作用发挥等规范起来,不断提高贯彻落实战斗力标准的质量与效益。

  制度化推进也要防止仅仅在制度上打转转,仅把修改制度当作落实战斗力标准的重头戏。制度在落实,没有落实的制度等于一堆空话。一百条制度如果只能落实十条,也不如十条制度全都落地生根。战斗力标准的落实问题,不仅要靠制定制度,根本的还是需要真知真用、真管真抓。只要层层都严肃认真、大家都较真动硬,即便是现有的制度要求,照样能把战斗力标准落实到位。也只有这样,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的成果,才不至于束之高阁流于空谈。

  群众化参与

  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要把战斗力标准的讨论从会议文件里解放出来,破除领导机关、军事部门“自说自话”“神秘空洞”的局面,就要搞好大众化、群众化参与。群众化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标准更高了。实践一线的官兵是战斗力生成的真正英雄,而领导机关自己的许多办法往往是苍白低效的。没有群众真正参与的工作,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大讨论还是大演习,要想以真刀真枪、真情实感、真学真用为目的,就要让群众智慧进入高层决策视野,由此才能激发群众的真潜能、真水平。让群众掌握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创造活力。

  战斗力标准落实的质量如何,如果长期不能由直接参与其中的一线基层官兵自己来评定,其后果就是:上级随着自己的喜好和判断、随着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比较随意解读条例规章、做出优劣判断;下级也可以想方设法去打听猜测领导的喜好、一味拼凑迎合上级需求,而不是踏踏实实为提高战斗力动脑筋下功夫。身处战斗力生成一线的普通官兵在落实战斗力标准上,往往是分析问题言之有物,解决矛盾有的放矢,想得深切靠谱,说得真切自如。要把战斗力生成的原动力从士兵、从基层、从原生态就聚集起来,这样由一变十、由少变多,就地取材就地总结,就地学习就地推广,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中蕴含的最普通、也是最宏大的聪明才智与潜能动力。

  常态化建设落实战斗力标准是军队的价值体现,是军人根本的责任使命。落实战斗力标准是一个合格军人的终身追求,而不能是过眼烟云、指缝流沙,更不是运动式任务、潮汐式责任。如果用刮风的态度来抓,对战斗力建设的危害更大。

  常态化要用“非常之力”。常态化建设,应该是能够利用原有的平台、原有的资源、原有的渠道、原有的系统,就能做好的事情;应该是无论人员如何变换,岗位如何调整,都能按照既定程序开展的工作。按照常态化进行建设,不是标准低了、要求松了,而是需要更高的关注、更大的投入。这是一种由突击式、运动式建设,变成一种日积月累的建设、常抓不懈的推动。即由集中式教育要求转变为“趋向正常”的状态,其目的就是要让战斗力标准的落实由有人督促、有人监管、有人评比、有人照料的“非正常状态”,逐步趋近于虽然是固定化、平常化等更合情理的状态,却有着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也就是说,常态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平常化,而是越接近于常态化,越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推进是在去掉外力组织、人为推动、资源能源等因素,照样能够持续做到、不断做好的状态。

  当然,常态化要防止“庸常之态”。庸常之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为了凸显“我的标准很高”“我的要求很严”“我们坚决响应”“我们绝对照办”等姿态和政绩,常常滥用“常态化”字眼,“常态化”成了一个筐,只要是有利的话都往里装。二是弄虚作假的思想在作祟。比如把某项只涉及到极少数人或只需要极少数人参加的活动、把一年到头只需提醒一两次就能完成的事、把涉及个别领导单项工作或者时效性极强的事,都冠以措施“常态化”的大帽子。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将诸如此类的东西作为政绩大肆推广,在各项活动中强力推行,实际上是为了迎合领导,却不知已经背离战斗力宗旨。三是简单套用千篇一律。比如把重要敏感时期实行的诸如封闭式管理、临时召开的安全形势分析会等特殊措施,都削足适履变成“常态化”,实质变成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这些不加分辨的“常态化”,只能导致各项工作相互冲突,“鸡肋”活动此起彼伏。不仅削弱活动本身,更会影响部队建设。

  文化化坚守

  当前,要把战斗力标准的落实,变成每一个官兵自发和自觉行动,就要实现由“任务文化”向“价值文化”的转变。

  要建立军人的生活方式。军人对战斗力标准的内涵、对战斗精神的追求、对能打胜仗的准备,应该高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要以军人的方式去生活,不能把战斗力标准当成谋生谋财谋权谋利的工具,不能为了个人升迁不惜工本不择手段竭泽而渔。对技战术、对战略战役的学习研究和掌握运用,要热衷又热衷;对战备训练、演习拉练、评比竞赛的追求,决不能停留在任务上、成绩上、荣誉上,而要变成一种事业追求。

  要固化军人的价值追求。军人的特殊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有军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使命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这个使命就是保家卫国,就是捍卫国防。要履行这个使命,就要有战斗力,战斗力就是军人价值追求。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体军人的这个价值追求需要鲜明、需要统一、需要固化。在党和人民利益攸关的重要时刻,必须确保拉得出、攻得上、打得胜。

  要营造军人的万里长征。现在许多地方组织、社会团体和民间人士在组织爬雪山、过草地、闯大洋、穿越无人区等找罪受、找苦吃、找危险、找挫折的活动,为了什么?为摔打磨炼队伍,为竞争搏斗取胜!反躬自问:有些大机关有多久没有听到枪炮声了?官兵们多少年没在自然、待勘地域进行自我求生训练了?没有血汗浸透的思想空洞,没有经过风雨的队伍软骨。如今是到了从制度设计、任务部署、资金分配、人才选用、考评总结,都能朝着向那些能吃苦、敢冒险、善创新、勇开拓的思想文化、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倾斜的时候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