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根在人民,源在交流
//www.workercn.cn2015-10-28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民间投资——

  在3000余家中国企业中,75%以上是民营企业

  今年36岁的上海人卢舫早在1999年便来到南部非洲国家莱索托,次年与哥哥一起在当地创建了易升制衣公司。工厂起初仅雇用180名当地工人,且无法单独接受订单,只能为大工厂代工。发展到去年,工厂已经雇佣了1100人,并单独和美国公司洽谈订单,年营业额也达到了6000万兰特(1美元约合11.8兰特)。

  易升制衣公司扩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工厂接受的订单每年都会出现变化,情况好时,需要扩大雇佣当地工人,可一旦来年订单减少,工厂又不得不解雇工人。由于莱索托的工会力量强大,国内的管理模式在这里出现了“水土不服”,并经常造成劳资关系紧张,导致工人罢工。

  后来,工厂尝试改变一些管理模式。卢舫说,在发展理念上,他们并不是一味追求企业扩张,而是对当地公司进行技术转移,并与其分享订单。这种分享促成易升制衣公司与当地公司达成稳定的互助合作关系。当易升制衣公司订单多时,当地工厂可以帮助承接部分订单;因为罢工、过关、海运等各种原因导致订单无法按期交付时,当地工厂也能及时“雪中送炭”。

  莱索托贸工部首席产业发展官员塞莱藤对本报记者表示,莱索托服装加工业在过去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一批中国工厂在此设立,带来了当地急需的设备、技术和经验等,推动了这个国家服装加工业能力的建设。

  纳米比亚前总统希菲凯普涅·波汉巴在第四届中非民间论坛上这样感谢中国公司:“中国对于非洲来说一直是患难见真情的伙伴。比如在纳米比亚,我们与中国展开了很多合作,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公司帮我们建造了很多公路。非洲有资源,但没有相关技术,中国公司来了之后,免费把这些技术转移给我们,经常说‘我们一起干吧,一起合作吧!’我们对此非常高兴。”

  当前,非洲工业化进程在加速推进,在制造业、农业、能源资源等领域急需外来投资,急需适合本国发展阶段的产业产能。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量优势产业产能将转移到海外发展。其中,民营经济贡献越来越大。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已具备雄厚的投资能力、良好的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而这恰恰是非洲工业化所需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姚桂梅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到非洲投资是后来者,但是这几年中国对非投资发展很快,经营的投资主体呈现多样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对非投资的主力军,同时民营企业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对非投资的新生力量。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3092家企业在非洲投资,75%以上是民营企业,主要投资在尼日利亚、南非、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投资以劳动密集型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为主,也涉及到矿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无论奔赴非洲投资的国企还是民企,都应该视非洲发展的需要为企业机遇,要适合非洲国家的需求。

  民意沟通——

  思想交流更具本质意义,有利于相互汲取“非洲智慧”和“中国智慧”

  “这家人看到我们很兴奋、特别热情,能一眼认出我们在剧中的角色,还表示有很多话要跟我们讲,比如希望中国电视剧拍得更有趣。”中国青年演员周放告诉本报记者,最近,以“北京故事,走进非洲”为主题的北京影视剧非洲展播季在南非、肯尼亚、坦桑尼亚拉开帷幕,为配合活动,她特意走访了坦桑尼亚一户观众家庭,没想到她主演的《青年医生》会受到当地人的追捧。

  2011年,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一经播出便大获成功。中国影视剧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漂洋过海,让非洲民众对中国增进认识和了解。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杨培丽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电视剧在非洲有市场、有空间,非洲老百姓也非常欢迎。根据初步调查,很多非洲人看了中国电视剧后,会对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表示关心和好奇,想要更多了解中国。

  电视剧在非洲热映只是中非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新发展,为中非媒体全面深化合作也提供了新机遇。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9月在北京举行,就有许多非洲国家的媒体代表与会。去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二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非洲42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媒体负责人等260多人出席论坛,中非双方签署19项合作协议。

  莫杜·法耶是塞内加尔官方报纸《太阳报》的记者,2014年他来华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非新闻交流中心”培训项目。其间,他走访了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并访问了人民日报等中国重要媒体。他告诉本报记者,在中国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他采写了很多报道,将所看到的真实中国呈现给塞内加尔读者。来自中国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的媒体人宋嘉宁,对媒体交流促进民间往来也有深刻认识,“我们需要开展中非民间各领域直接的、开诚布公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媒体和民间交流的互动、互补,改进传播的不对称性。”

  此外,中非智库交流也日趋频繁,这与中非经贸合作的大背景密不可分。9月初在南非举行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上,中国与非洲数十名专家学者就中非“三网一化”建设合作等题目进行讨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想了解非洲在经贸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为他们进入非洲提供支撑。”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蒋国俊对本报记者表示,很多民营企业家开始主动向论坛寻求这方面的咨询,反映出中非智库交流对中非经贸合作的智力支持作用。

  参加这次会议的喀麦隆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史蒂芬·恩格旺扎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曾4次受邀来华参加各种关于中非关系的学术交流,每一次交流都让他对中国有新一层的认识。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中非双方的知识、思想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在中非双方间建立起一种面向共同发展战略目标的“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的伙伴关系”,从而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发出共同声音。为此,中非双方民间社会与智库思想界,须以持续努力和有效工具,来推进双方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对方,认识变化中的彼此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开放包容、双向建构的“中国的非洲学”与“非洲的中国学”。

  今天,中国和非洲都走在复兴与发展的道路上,双方的合作也日益超出政治与经济领域,向更深层次更具本质意义的思想交流与知识共享领域拓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非双方需要努力推进智库交流与合作,在思想领域通过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相互汲取“非洲智慧”和“中国智慧”,在发展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呈现“中国思想”与“非洲思想”的独特价值。

  “真朋友,最可贵”。中国与非洲虽然距离遥远,但中非民众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一直以来都视彼此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非民间团体、媒体、智库的合作交流正将中非友好和非洲机遇论唱响,传递出中非关系的正能量,让中非民间交流更走心,更贴心。

  (本报记者倪涛、李志伟、王欲然、李琰、暨佩娟采访整理)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