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难民危机:“颜色革命”结下的苦果
吴思科
//www.workercn.cn2015-11-02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222年前法国大革命期间,罗兰夫人在临刑前留下的这句名言,如今用来形容西亚北非动荡难宁的局势和根源是恰如其分的。

  始于2010年底的中东国家民众要求变革图新的大变局,迅速被美国等对中东有“民主改造”战略诉求的西方国家所利用,冠以所谓“阿拉伯之春”之名,借以推动中东版的“颜色革命”。

  照搬西方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模式的“颜色革命”,不仅不会带来人民期盼的民主与民生的改善,反而会引发暴力与流血的恶性循环,受害最深的还是普通民众。

  难民危机和西亚北非乱局警示世人:外来干涉并不能带来民众盼望的和平与发展;西方价值观与体制更不是解决世界各国问题的金钥匙;各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应由各国人民自主决定,只有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正途。

  今年以来,源自西亚北非的难民问题举世关注,成为今年联合国大会上的中心话题之一。作为西亚北非的近邻,欧洲国家也因难民危机而焦头烂额,欧盟已连续三次召开首脑会议讨论难民问题。据统计,到9月底,今年已经抵达欧洲的难民和非法移民超过50万人;同时,跨越地中海偷渡欧洲的难民溺亡灾难频发,已导致3000多人遇难和失踪。这场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对欧洲的政治生态、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都造成一定冲击,也撞击着人类道德底线。“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222年前法国大革命期间,罗兰夫人临刑前留下的这句名言,如今用来形容西亚北非动荡难宁的局势和根源是恰如其分的。

  民众因“颜色革命”而流离失所

  始于2010年底的中东国家民众要求变革图新的大变局,迅速被美国等对中东有“民主改造”战略诉求的西方国家所利用,冠以所谓“阿拉伯之春”之名,借以推动中东版的“颜色革命”。以“自由”、“民主”为旗号的政治干预,以“保护的责任”为理由的军事介入,加上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使“街头政治”之火在西亚北非不断蔓延。从突尼斯到埃及,从利比亚到也门,一时间西亚北非多个政权倒台,多国陷入混乱与战争。这场政治风暴几乎刮遍整个阿拉伯世界。其规模之大、冲击之广、影响之深,是上世纪中叶民族解放运动以来所未见。一些美国政客曾欣喜地表示他们煽动的“街头革命”是“站在历史的正面”,因此要支持“革命之火”一直烧下去。

  然而,所谓“阿拉伯之春”带给民众的并非期望中的自由、民主,相反,由此引发的动荡与武力冲突不仅打破了原来的平静,而且摧毁了民众的生活空间。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以及西方国家对西亚北非其他国家的多方位干预,加剧了这些国家内部的武力冲突,使民众饱受战乱之苦。仅叙利亚危机就已导致叙1200万人丧失家园,超过其人口的半数。突尼斯仍在宗教与世俗力量对立、社会撕裂中挣扎。被西方用军事手段改朝换代的利比亚更是暴力冲突四起、恐怖事件频发,经济发展倒退几十年,民众“石油发家梦”破碎,国家陷入四分五裂。更严峻的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催生了极端恐怖主义猖獗蔓延,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异军突起,其极端血腥的杀戮震惊了世界。所谓“阿拉伯之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阿拉伯之冬”。

  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处两河流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笔者曾较长时期先后在这两个国家求学和工作,那里的文明古迹、优美风光以及社会的稳定、民生的相对富足和民众的热情好客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近两年这两个国家已是面目全非,枪炮声、爆炸声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用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来形容毫不为过。据不完全统计,过去4年叙利亚、利比亚、也门三国外逃难民已经超过650万,而仅约旦、黎巴嫩、土耳其三国接收的叙利亚难民就超过400万,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令人痛心。

  假“阿拉伯之春”之名推行“颜色革命”,其后果已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反思。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就表示,美国试图支配全球把美式民主强加于其他国家的做法行不通。一些阿拉伯有识之士也呼吁,中东的未来不应由西方干涉的大手任意摆布,中东国家亟须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照搬西方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模式的“颜色革命”,不仅不会带来人民期盼的民主与民生的改善,反而会引发暴力与流血的恶性循环,受害最深的还是普通民众。

  欧洲在承受“新干涉主义”带来的灾难

  此次难民潮缘起于本世纪以来的中东变局,而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干涉政策和试图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中东的作法是导致中东长期动荡、进而引发此轮难民潮的重要诱因。

  冷战结束后,美国推出了“新干涉主义”理念,以所谓“人权高于主权”论和推广西方民主价值观为理由,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武力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实现其全球战略利益。“新干涉主义”实际上侵害了别国的主权及其民众的人权,甚至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动荡与人道主义灾难。

  中东历来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区域,也因此成为“新干涉主义”的重灾区。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到2011年的所谓“阿拉伯之春”,美国主导的西方肆意干涉不断造成中东国家和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挑战。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随后,伊拉克爆发难民潮,数百万人逃往约旦、叙利亚、埃及和黎巴嫩等西部邻国停留。正因为这些邻国的缓冲作用,难民潮才没有大规模扩散至欧洲。但是,2011年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更多西亚北非国家陷入动荡,加上“伊斯兰国”、“支持阵线”趁乱而起,攻城略地,控制叙利亚一半领土和伊拉克四分之一领土,难民数量迅速超出地区承受能力。外逃难民如破堤之水奔向欧洲国家,才形成了新一轮难民潮。

  一些欧洲国家也打着“保护的责任”的旗号配合美国的“新干涉主义”行动。它们对阿拉伯世界动荡推波助澜,并借机重塑地区秩序,扩大影响力,维护其传统地位和利益。殊不知,对他国内政的干涉和对他国主权的侵犯,是在滥用“保护的责任”这一概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和真正的人道主义理念背道而驰。结果与其初衷相悖,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不仅未能促成欧洲所希望的地区秩序,反而造成了大规模的难民潮,对欧洲政治、安全、外交造成巨大冲击。政治上,欧洲内部陷入道义之争、党派之争和一体化之争的激烈辩论。欧洲国家能否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坚持人道主义和人权价值观,成为对“欧洲精神”的真正考验。安全上,难民潮为中东极端分子混入欧洲打开了方便之门,欧洲面临的反恐形势更趋严峻。难民问题也成为影响欧洲人口结构的敏感因素,甚至可能激化教派、民族矛盾,打破一些国家内部脆弱的政治和安全平衡,加剧社会动荡风险。外交上,今年初巴黎《沙尔利周刊》编辑部遇袭事件以及当前欧洲面临的难民危机,使西亚北非形势同欧洲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欧洲不得不深入反思并调整其对外政策,加大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外交投入。

  今后较长时期,西亚北非仍将动荡难平,叙利亚、利比亚、也门还会产生更多难民流。世界银行估计该地区可能产生超过1500万名难民。只要西亚北非动荡一天不停息,欧洲难民危机就难以彻底停歇。复杂动荡的中东局势是忽视该地区宗教社会多元性、强力推行“新干涉主义”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干涉主义”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明证。

  解决难民问题必须标本兼治

  这场难民危机是阿拉伯地区民众深陷苦难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惯于实施“颜色革命”和“新干涉主义”的西方国家提出的严肃质疑。难民危机和西亚北非乱局警示世人:外来干涉并不能带来民众盼望的和平与发展;西方价值观与体制更不是解决世界各国问题的金钥匙;各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应由各国人民自主决定,只有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正途。

  当前,要解决难民危机,必须从治理西亚北非乱局开始,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打破西亚北非持续动乱的怪圈,消除难民危机的根源。这就需要国际社会与地区国家一道努力,特别是要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在这场难民危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成功行动,也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

  面对持续多年的西亚北非变局,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方针,同时积极推动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劝说各方避免暴力行动;明确表示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相信各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干涉,特别是军事干预。中东动荡之际,笔者作为时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多次赴中东多国访问,就地区局势、叙利亚问题和中东和平进程等与各方进行交流,积极致力于停止暴力冲突、通过对话实现各类争端的政治解决。为缓解难民面临的困难,中国政府已多次向叙利亚及其周边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帮助这些国家提高了接受和安置难民的能力,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难民的外溢,这对减轻欧洲国家的压力无疑也有裨益。

  中国对中东的外交活动积极而富有成效。这既是中国一贯外交方针的体现,也是源于中国人民对该地区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中国在中东事务中主持公道、务实平衡、积极负责的形象,凝聚着西亚北非和平正能量。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的讲话中指出,“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包括最近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面对重重挑战和道道难关,我们必须攥紧发展这把钥匙。”

  在西亚北非地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都面临缺失。探索符合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发展之路,在动荡中谋求变革,在变革中保持稳定,西亚北非地区还有艰难的路要走。为实现这一目标,国际社会应加快推动叙利亚等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标本兼治,消除难民问题的根源;加大国际社会协调合作,支持西亚北非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共同维护西亚北非地区安全和稳定。同时,西亚北非国家需要以包容之心,以尽早解除民众疾苦为念,推动政治解决进程,实现包容的政治过渡和社会转型,恢复地区稳定与秩序,促进共同发展;帮助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真正建立起一个和平、包容、自强、繁荣的西亚北非,既为难民重返创造条件,也消除恐怖主义产生和生长的土壤。这将是西亚北非各国人民之福,也是世界之幸。(作者: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