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对“马汉还不够”的思考
张兢
//www.workercn.cn2016-01-12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一提起“海权论”,人们自然会将其与马汉这个名字联系起来。马汉作为他那个时代的代言人和预言家,用“海权”概念解释世界列强的兴衰,提出依靠“海权”向世界海洋扩张的构想,深刻影响了多国政府的许多重大决策。伦敦《泰晤士报》曾形象地把马汉喻为海军理论界的“新哥白尼”。可以说,马汉是美军理论界的骄傲。但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曾举行过一次学术讨论会,主题却是“马汉还不够”。这个主题虽然让人感到惊讶寓意却深,马汉虽是海权理论的权威,其著作却不等于海权思想的全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主题的确立体现出一种尊重经典和渴求突破的精神。

  理论探索需要敢于创新的勇气。军事理论的发展不会长期固定于某种模式。马汉影响巨大的《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在出版前,曾因其技术专业性太强、不吸引读者而遭出版商拒绝。但他没有灰心,反以其特有的创新勇气坚持下去,最终开创了一个崭新领域,得到了世界认可。但随着时代发展,经典“海权论”中许多论断已失去了原有意义。比如,马汉几乎没有注意到两栖作战,对陆海两军关系也没有认真考虑,航母问世更对马汉战列舰思想带来极大冲击。“马汉还不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突破马汉,不囿于马汉,就像马汉当年创立“海权论”思想一样,同样需要创新勇气。

  理论探索要关注现实矛盾。每个时代的现实矛盾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动力。马汉的“海权论”总体上说,是一种为列强争霸服务的理论,它崇尚力的扩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马汉的理论对美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其思维触角不是单一地对世界海权兴衰进行总结,而是通过历史纵深透视现实斗争,为美国奠定了海洋扩张和称霸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具体方法步骤。当美国国内关于夏威夷群岛归属争论不休时,马汉在《夏威夷与我们未来的海权》中提出夏威夷是连接两岸太平洋全景图中的“三明治”,是未来美国海上力量的重要据点。面对英法干涉并控制巴拿马地峡开凿的企图,马汉在《巴拿马地峡与海权》中分析到:开凿运河对美国东西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联系至关重要。一战爆发后不久马汉去世,战后美国海军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马汉的理论是经典的,但他不可能预见到百年后的具体问题。“马汉还不够”,就是要求今天的人们密切关注现实斗争,在解决具体矛盾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理论探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海权论”出现在美国不是一种偶然。美国面临两大洋,通过海洋投射权力影响是一种必然选择。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美国海陆空三军编制和比例。但这种理论对内陆国、濒海国和岛国的效果却大不一样。“马汉还不够”这个观点放在世界宏观背景中,启发的是理论探索要注重在学习中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历史证明,脱离现实、忽视自身特点的借鉴往往得不偿失。德皇威廉二世不注重结合德国不利的地理位置,片面理解马汉理论,自称“吞食理论”,实质是“食而不化”,为一战战败埋下了潜因。吸收与借鉴一定要善于融合,否则就会像“邯郸学步”一样,在盲目学习中迷失了自己。

  时空发展不会停止,理论创新没有尽头。在今天风起云涌的军事革命浪潮中,我军的理论创新更需要“马汉还不够”那样的探索勇气。既要以宽广的视野吸纳其他国家优异研究成果,又要密切关注现实战争形态的发展走向。同时,还要运用民族特有的智慧,在适应“世界型”中走出“中国式”。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