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英国对“美国化”的文化应对
耿波
//www.workercn.cn2016-01-22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更多

  

  “二战之后兴起的美国文化带有浓厚的后现代特征,以其消费性、娱乐性而与现代甚至是前现代的文化传统形成巨大断层。战后美国文化所体现出的对物质主义的拥抱,对文化个体的忽视,与世界大部分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相悖。”

  “美国化”的文化实质

  二战以来,美国文化对世界各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已引发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因此而产生了被称之为“美国化”的文化传播命题。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影响本是正常现象,为何战后美国文化的传播却引发如此重大关注?一方面,二战后冷战使文化上升为战略,另一方面,则是二战之后兴起的美国文化带有浓厚的后现代特征,以其消费性、娱乐性而与现代甚至是前现代的文化传统形成巨大断层。战后美国文化所体现出的对物质主义的拥抱,对文化个体的忽视,与世界大部分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相悖。“美国化”引发激烈冲突的实质,是文化传统的人文主义物质主义间的对抗与应对。

  美国学者吉纳维芙·阿布拉瓦内尔的《被美国化的英国》(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是一部正面讨论美国化冲击下英国文化应对的著作,本书既真实展示了英国文化传统所遭遇的美国化冲击,同时又揭示出英国文化在美国化冲击下所产生的三种应对,这对世界范围内的“美国化”问题特别具有启示意义。

  英国人的焦虑

  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美国与英国在文化传统上其实渊源深厚,很长时间内,英国被认为是美国文化上的宗主国,而前者也长期以此自居。一战前,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就在他的诗歌中称美国为“孩子气”,并责之以“挑起白种人的责任!孩子气的日子结束了。”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西方世界的文化影响中心转移,这让英国人产生了深深的焦虑。英国作家约翰·奥斯卡在写于1956年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中,悲观的预言“也许我们所有人的孩子将来都是美国人”。

  英国人的焦虑是有道理的。正如《被美国化的英国》所揭示的,战后英国所遭受的美国化程度令人震惊,作者以英国文学、音乐与电影展开了广泛考察。在文学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美托邦”小说。“美国作为一个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有着新的社会秩序的地方,作为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始终吸引着世界的想象力”,所谓“美托邦”小说就是以对美国的理想化想象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上世纪早期,题为《世界的美利坚合众国:乌托邦随笔》、《亚特兰蒂斯:美国与未来》、《美国侵略者》等“美托邦”小说泛滥一时。这些作品对美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民主、物质主义等给予了热情关注,其中不乏批评声音,但大部分是倾向于将美国文化的崛起确认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音乐领域,美国爵士乐在英国的广泛流行引发了更为广泛的忧虑。爵士乐在一战期间进入英国,自此之后席卷全国,很快成为英国的全民性娱乐,以至于1923年的《泰晤士报》发出了这样的指责,“这些跳着爵士舞的村民难道没有一点历史观念?对于当地的地方精神没有一点尊重?”在电影领域,《被美国化的英国》向我们呈现了好莱坞电影对英国的巨大影响。

  事实上,“美托邦”小说、爵士乐与好莱坞电影在战后英国的流行,与英国战争期间与战后的历史虚无主义相关联。以爵士乐为例,《被美国化的英国》一书指出,“当爵士乐传入英国的时候,整个国家正处在一个虚构的悬崖边上,既想抓住历史又试图埋葬它,既为其所遭受的严重损失所困扰,又急于通过狂乱的歌舞忘掉这一切。”正是因为自身文化传统遭受重创,所以才产生了补偿性的文化虚构,对战后英国而言,美国化所以能长驱直入,原因正在于传统认同的内虚。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