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太空力量:建需“统” 用宜“分”
王明志
//www.workercn.cn2016-01-29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太空技术在本质上就是由军事目的催生的尖端技术,既对确保大国间战略稳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也是大国间战略竞争的重要领域。根据太空力量的战略功能,各国在太空力量编成上通常采用统管统建的集中模式,美国将其编入空军,俄罗斯则建立了独立的航天兵。

  太空力量的复杂体系属性也决定其需要采取集中统管模式,以追求更高的综合建设效益。以太空支援力量系统为例,其通常由空间系统、发射系统、指挥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等子系统构成,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建设上投资大、风险高、研制周期长,运行上支撑系统庞大、管理复杂、应用处理要求高。传统的大型复杂单星运行模式,都是由地面系统对空间系统进行运行规划与调度,再将调控方案上传至空间系统。离开任何一个子系统,全体系的功能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有效生成太空支援能力并发挥其战略功效方面,统管统建模式有着天然优势。

  然而,在太空力量支持作战应用时,集中统管模式就会暴露出一些体系固有的问题。一是体系运行的复杂性使运行链路拉长、调度管理环节增多,实时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差。二是体系抗扰抗毁的能力比较差,建立在复杂单星基础上的空间系统往往成为整个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三是难以形成快速进入太空的能力。

  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太空力量的运用模式创造了条件。目前的空间系统已经由以大型复杂单星为主,转变为以组网分布式小卫星为主。这种模式下,空间系统由多颗空间飞行器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以实现数据获取、信息处理、应用分析,并向不同用户分发,完成特定功能。分布式系统不仅具备快速、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太空力量体系的冗余度、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成为向作战行动提供实时、连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军事行动高强度、快节奏、大范围、高机动的典型特征,驱动太空力量的功能由以支持战略应用为主向以支持战术应用为主转变。美国军方管理的卫星占美国在轨卫星总量的35%以上,战术行动所需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全部依赖于GPS,全球气象服务全部依赖于航天系统。在利比亚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中,不论是打击固定目标还是打击时敏目标,美军空对地精确打击行动的全过程都是在“航天-空中-地面”一体化的网络环境中展开,联合部队航天指挥机构利用太空力量体系提供全局性动态战场态势信息,与航空侦察信息融合;作战平台和单元依据综合态势信息,围绕作战任务和功能快速展开信息交互,压缩了传感器与射手之间的链路,提高了太空力量的综合效益。

  因此,太空力量的建设与运用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既没有完全的“统”,也不是绝对的“分”。在体系建设上,通过统一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发挥体系综合效益;在体系运用上,通过联合部队航天指挥机构强化太空力量在支持战役战术行动中的应用功能。这种统分结合模式,也成为外军在太空力量建设与运用方面的通行做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