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准确把握现代作战指挥机理
黎火辉
//www.workercn.cn2016-03-15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习主席深刻指出,现代战争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战争思维和作战理念,准确把握未来信息化战争形态尤其是指挥机理演变趋势,因应对策牢牢掌握打赢主动权。

  深度联合的指挥

  现代战争无战不联、无联不胜,制胜机理在于内聚外联、以聚胜散。“联合不够”这个长期困扰全军的难题,必将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逐步深化而得到有效解决。但也要看到,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特别是随着信息化作战领域由传统交战空间向太空、深海、网电等新型空间拓展,以无人、无形、无声“三无战争”和“混合战争”等形态出现,联合作战的内涵、外延、时空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实现深度联合任重道远。

  着力培养“联”的思维素质,核心是凝聚理念认同、驾驭联合“马车”,提高站到政略高度领悟战略意图、抓住战略目的把握战役枢纽、围绕战役重心部署战役战斗行动的能力。重视从作战思想、作战指导、作战理念等方面解决“脖子以上”的问题,从初级指挥院校、“官之初”就抓联的素质、练联的内容,在备战实践中培养磨砺战略思维、信息素养、联合技能、应对能力和谋划水平。

  着力构建“联”的作战体系,核心是向一体化聚焦、向战术层次延伸,使各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融合一体,形成跨空间、跨地域、跨级别、跨建制的全方位优势互补。打破同一军兵种的专业和建制单位界线,逐级编组连规模攻击队、营规模联合战斗群、旅规模联合战术兵团,推动联合战役向联合战术战斗延伸。

  着力完善“联”的配套条件,核心是同网支撑、平战一体,重视从系统标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入手打通纵向贯通至武器平台、横向链接诸军兵种的信息链路。从完善基于共性的个性规则入手建立统一规范、紧贴实战、便于执行的联合作战指挥、协同和保障制度机制,从强化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联战意识入手发展先进联合文化。

  趋于离散的指挥

  作战指挥系统是敌对双方首选的打击目标,作战指挥将面临全方位、多方式、软硬结合的精确打击和干扰破坏,制胜机理在于护己瘫敌、以明压盲。谁能在战场上更好地保存作战指挥系统、进而实现稳定不间断指挥,谁就能赢得体系对抗的主动权。

  未来信息化作战指挥,必将是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离散化配置、分布式决策、交互式指控。同一指挥体系内的各层级指挥所,将基于“一张图”,上下同步分析判断、互动研究定下决心。同一层级的各指挥所,指挥编组功能将实现可替化,赋权指挥成为基本指挥方式。过去“静默守听”的预指可以“多管闲事”,“连续不间断指挥”的基指则通常保持“沉默”,关键时刻才发声。同一指挥所内部的各中心部门和指挥要素,基于网状化的指挥体系和随遇接入的通信节点,将得以实现异地同步接收和拟制命令、指示、计划。作战指挥系统的抗毁抗扰、冗灾备份、遭敌“软”“硬”杀伤后快速恢复等能力也将得到有效增强。

  更加精确的指挥

  精确作战要求精确指挥,制胜机理在于以精制粗。打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战场充满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要在大立体、非接触、体系对抗的博弈中做到精确指挥并不容易,仅靠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的谋划、作业、控制难免百密一疏,要在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用好现代科学手段的模拟、分析、辅助等功能,以“人—机—网”一体化互动来增强精确指挥效能。

  因此,要建立“人脑+电脑”的互补决策模式,用电脑最大限度真实模拟战场环境,最大限度剔除人脑决策的主观因素,论证完善作战方案计划的可行性,增强可靠性。要采取“手工+系统”的交互作业方式,重视人机优势互补和发挥指挥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作用,精算敌我优劣对比,精确描述决策指令,用系统弥补指参人员的惯性和“惰性”,使作战行动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之上。要运用“话音+系统”的指挥控制手段,人工动态控制与系统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精细化调控作战力量、时间、空间、信息、目标和进程,实现动态聚能、精确释能。

  重在应变的指挥

  “灵活”是作战指挥的灵魂,是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现代战争几乎双向透明,隐蔽行动企图难,制胜机理在于快速应变、以快吃慢,要求实施“快速到终端”的灵活指挥,在瞬间交战、“秒杀”制敌的战场上夺取“制时间权”,进而带来意想不到的非对称优势。然而,实现灵活快速指挥并非易事,要求必须先敌感知、先敌决策、先机制敌。

  把快速获情分析作为万事优先。强化“侦察为先”理念,完善联侦联情机制,加强诸军兵种组网侦察,发展运用看得更清、听得更远、传得更快、甄别更准的新型力量手段,提高情报信息流程的智能化程度,实现实时、近实时获取和判准对手的意图、预警、目标、态势等情报,以比敌更快的信息优势增大打赢胜算。

  把快速临机决策作为制胜核心。区分信息类型及重要程度,规范“要素—中心—指挥员”三级决策处置模式,用果断正确决策、临机快速破局来主导己方作战力量,对“时敏目标”实施“时敏释能”。

  把快速调控行动作为生死较量。发挥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优势,精减指挥层次,压缩指挥路径,挖潜系统功能,缩短决策指令向系统语言转化时间和信息传递“路程”,实现快速对多维空间、多元力量的动态调控,以先敌实施有效打击达成以快制胜。

  依靠数据的指挥

  信息化战争呈现的是一个数字化战场,打仗就是打数据,制胜在于融网共享、优胜劣败。因此,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库建设。如果说指挥信息系统是体系作战的血脉,作战数据则是血脉中流动的血液,缺少了它,作战体系就会成为“空壳”“空转”,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当前部队建用情况看,数据融网运用、交互共享等难题尚未有效解决,依靠数据指挥打胜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强数据库建设,重在确定建设标准、统一标准规范、优化软件功能、完善环境支撑,解决“一数多源”、融网共享难的问题。运用数据库资源,重在融入作战值班、训练演习、应急处突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互动用、反复用、强制用,提高平战一体运用水平。维护管理数据库,重在强化平时采集录入、动态更新、实时保鲜和战时采报、传输、运行,建立完善作战数据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常态有序、规范高效、安全运行。

  淡化层级的指挥

  现代战争是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下的作战,制胜机理在于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行动。这类行动,通常事关战略全局、甚至一战定乾坤,强调战略决策,注重战役指挥,聚焦战术行动。比如,美军击毙本·拉登就是一次典型的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行动,表面上看仅动用了4架直升机、24名特种兵,但天上有卫星的信息保障,海上有航母舰队接应,陆上有美军驻中亚的军事基地进行支援,华盛顿总部全过程指导,实际上是一场跨越层级指挥、战术性质、多维立体的战略性行动。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信息化战争特征会更加凸显,淡化层级、直达末端的指挥也将逐步成为常用主用指挥方式。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