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部队建设需要“工匠精神”
李鹏 张文生
//www.workercn.cn2016-04-05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社会关注。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秉承这一理念的工匠,会不断地雕琢自己的产品、改进自己的工艺。在改革强军的新形势下,我们搞部队建设,同样呼唤“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诠释着正确的事业观,需要强化忠诚事业的工匠思维。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工匠就是“乐之者”,一旦踏入一个行当,他们不仅把它当做赖以生存的职业,更重要的是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甚至背负起传承艺术文化的责任,一代一代传下去。“工匠精神”的精髓是用心干活、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业心责任感。从部队情况看,现在大多数官兵都在踏实工作、积极进取,保持了奋勇争先、昂扬向上的正气,但也有少数官兵把部队当“临时停靠点”,做事不用心、不专心,缺乏恒心和定力,稳不住心神,耐不住寂寞。剖析原因,有能力弱素质差、“手艺”不精湛等因素影响,但最根本的是缺乏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工匠之道。事业心责任感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只要想干肯干,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秉持匠心,潜心钻研,创新突破,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勤勉敬业、不断争先中实现自身价值。

  “工匠精神”蕴含着精益求精的品牌观,需要确立久久为功的建设理念。打造一个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探索积累。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基层建设模范中队”荣誉称号的武警成武县中队是再普通不过的基层单位,一茬茬官兵却几十年如一日,通过对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对特色亮点精益求精的打造,一点一滴积累,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打造单位建设的品牌,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杜绝急功近利的“一招鲜”,使长劲下苦功,精益求精地把工作做到极致,把亮点做成品牌。更重要的是不断传承特色内涵,就像工匠的手艺一代传一代,越久远越有价值,作风的传承一茬接一茬,越久远越厚重。

  “工匠精神”体现着追求完美的标准观,需要坚定破解“短板”的恒心毅力。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德国工匠“慢功细活”的耐心和韧力,打造了这座完美的哥特式建筑。部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偏正向,破解难题,消除“短板”。解决“短板”问题就是一个“慢功细活”的过程,快了解决得不彻底,粗了解决得不全面,就像工匠的手艺活一样,不能有丝毫偏差,也不能有消极懈怠。既要有解决“短板”的决心和恒心,也要努力提高解决“短板”的能力,盯着实情去研究、带着问题去学习、创新方法去突破,对存在问题一个一个去纠治,从而由量变的积累,实现部队建设质的跃升。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