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推动机制“二次创新”等不得慢不得
贾世江
//www.workercn.cn2016-05-11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好的发动机,没有好的润滑油,机器的运转难以顺畅;只改动棋盘,不调整规则,双方的争执难以避免。随着改革强军进入“新体制时间”,推进机制的“二次创新”,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体制和机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体制一立,聚沙成塔;机制一顺,事半功倍。如果说新的领导指挥体制是硬框架,那么新机制就是软连接。新体制的“四梁八柱”搭建起来了,配套机制也应及时跟上。

  机制围着体制转。大到军委主席负责制如何落实,小到公文来电如何办理,方方面面都需要立规矩、搞对接。配套机制跟进得主动,建立得科学,执行得到位,就能充分释放新体制的活力。如果不创新机制,“以往圣之法治将来”,如胶柱而鼓瑟,削足而适履,必然会影响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成效,甚至可能打乱仗。

  从前一阶段的实践看,新旧体制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原因之一是从上到下普遍注重机制的更新和完善。但在个别单位也存在系统运行不畅、上下没有完全贯通的问题。有的是机制缺少联动,先动机构再改规则,“龙头开始动,龙尾还没甩”;有的是机制相对滞后,配套政策没跟上,新的“高速公路”建起来了,新的“交规”还没有出;还有的是机制对接不畅,领导和指挥关系变了,要么“一个媳妇多个婆”,要么“多个媳妇找不到婆”。只有加快机制创新的步伐,才能缩短新体制的磨合期、新职能的转换期。

  学者韦伯曾以“用力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来比喻政治,机制建设同样如此。与体制的大破大立不同,机制是“地平线以下的工作”;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前者偏重于顶层设计,后者离不开“群蜂智慧”;前者可以“一声令下三军随”,后者则必须边调整运行边建章立制。在机制创新上容易出现听之任之而不作为、一拖了之而慢作为、敷衍塞责而乱作为的现象。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体制转型的“一次创新”,我们已胜券在握;机制转轨的“二次创新”,还需要我们以二次革命的精神,不等不靠,奋力推进。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机制创新的力度。如何从建用一体转变到建用适度分离上来?如何理清职能界面,认清主责主业?如何放下“领导范”,当好“办事员”?……这些都要求我们和新体制对表,和旧体制诀别,找准新定位,担当新使命,先转观念再理关系,主动来一场“头脑风暴”和思想革命。如果只换臂章不换思路,只转身子不转脑子,甚至遇到矛盾大惊小怪,动辄怀疑改革、抵触改革,就不可能在机制创新上主动作为。

  先找问题再拿对策。问题牵引新机制,问题催生新机制。比如,机构压缩、人员精简,与工作标准提高的矛盾如何破解;战区主抓联合训练,军种主抓战役训练、合同训练和部队基础训练,协调不好容易出现两家争兵力、抢时间、挤场地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勇于直面而不是遮遮掩掩,探求就里而不是就事论事,标本兼治而不是泛泛要求;善于找问题背后的问题,拿方法之上的方法,从典型案例中举一反三,从制度机制上深挖根源。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是总原则,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我只讲管总,你只盯主战,他只管主建。体现在机制创新上,就是要全军一盘棋,上下一股劲,既坚持眼睛向内,搞清自身运转的工作流程、内在机理,又注重打开视野,全面了解其他部门和单位新的变化,区分轻重缓急、扭住关键节点,抓紧构建平时工作、日常战备、战时指挥作战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努力实现从人治到法治、从粗放到精准、从繁琐到简约、从高耗到高效的转变。(作者单位: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