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打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赵小卓
//www.workercn.cn2016-09-19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峰会主题,共商世界经济增长与合作大计,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但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的,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必须与打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相结合。

  全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一些国际矛盾处于多变期和尖锐期,全球安全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可能最为严峻的挑战,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定因素显著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明显加剧。美国对可能丧失世界领导地位的焦虑感持续增强,不断加大对俄罗斯、中国的牵制和干扰力度,通过制造地区紧张氛围调整全球布局。地区热点问题正成为大国角逐的重要支点,中美、中俄、俄欧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为复杂的阶段。

  ——中东乱局持续发展。伊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主要地区国家之间的矛盾纠纷异常复杂,利比亚、也门、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的安全局势依然严峻。地区各派力量分化重组进程加速,一些国家身份重构、地位重建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加大,地区强国围绕中东地区主导权展开激烈博弈。

  ——国际恐怖主义进入新一轮活跃期。随着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逐步撤军,恐怖主义再度活跃。2014年兴起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攻城略地,在欧美国家频频发动恐怖袭击,成为全球恐怖组织的“新标杆”。其势头最盛时期,控制着叙利亚和伊拉克至少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领了叙利亚历史名镇巴尔米拉和伊拉克最大省份安马尔的首府拉马迪。

  ——欧洲面临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难民压力。主要来自中东战乱地区的大规模难民通过陆路或海路进入欧洲,源源不断的难民涌入使相关国家难以负担,对欧洲赖以生存的价值观构成挑战。与此密切相关的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与“伙伴精神”相悖的冷战思维仍在作祟

  习主席指出:“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回顾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8年的历程,与伙伴精神相应的同舟共济、合作共赢也是常见的高频词。然而,冷战虽已结束25年,但“零和博弈”“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并未随之结束,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全球安全面临的许多挑战,都与过时的冷战思维有关系。新形势下,冷战思维主要有以下三种突出表现形式:

  一是对手思维。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全球失去对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所适从,于是急于树立新的敌人,集聚资源,提升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近年来美国力推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虽然美国政府一再宣称该战略不针对任何具体国家,但美国大量智库报告说得更直白,该战略主要针对中国崛起所引起的地区力量失衡。

  二是绝对安全。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纵深,在“一超多强”背景下,其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对其他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就是保持并扩大美国的战略纵深,不断巩固美国的战略优势,使自身处于绝对安全的环境之中。但美国这种绝对安全,必然意味着其他国家的不安全。冷战结束以来,北约经过三轮东扩,成员国从16个扩大到28个,战略前沿向东推进上千公里,不仅吸收了前华约组织若干国家,而且把前苏联若干加盟共和国纳入其中。美国战略纵深扩大,意味着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受到挤压,美国越安全,意味着俄罗斯越不安全,不可避免地导致后者重拳反击。

  三是不尊重别国。不承认世界价值观的多样化,以为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不尊重别国合理的安全诉求,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国头上;不尊重别国主权和民族意志,动辄干预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大打出手。发端于20世纪末的“颜色革命”,最终演化成一种新的政治形态和“战争形式”,成为影响地区和世界安全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2011年以来中东版“颜色革命”不仅没有实现西方“民主化”,反而引发相关国家的政局失控和长期战乱,使西亚北非地区陷入持续动荡:突尼斯政权频繁更迭,埃及经济持续凋敝,利比亚派别纷争、军阀割据,叙利亚持续内乱并催生“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阿拉伯之春”已被“阿拉伯之冬”取代。

  树立新安全观,让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互相促进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在发展上树立起新的“全球标杆”,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打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急切需要“和而不同”文化理念指导下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倡议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这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人类安全观念的新发展、新突破,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为国际社会加强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共同安全。各国寻求安全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即让自己安全,也让别人安全,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中国迄今已与75个国家、5个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坚定致力于维护共同安全、扩大共同利益。

  ——坚持综合安全。面对多元、复合的安全挑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以统筹兼顾的方法破解安全难题,通盘考虑历史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传统与非传统等多方面因素,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安全等领域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全球安全治理,不断破解人类面临的安全困境。

  ——坚持合作安全。一个国家的力量再强大,也难以独自应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安全挑战。各国应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体现互谅互让,避免冲突对抗,争取双赢、多赢、共赢。

  ——坚持可持续安全。对许多国家而言,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之所以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动荡不止,是因为发展乏力严重制约了一些国家维护安全的能力,为极端思想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这要求国际社会大力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发展,以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可持续的安全,同时为可持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系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