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1976:“总理遗言”疑案揭秘
冯乔
//www.workercn.cn2016-01-08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年轻时的蛐蛐李君旭。

  “总理遗言”案主要当事人中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合影(左一,晨光;左二,阿斗;左四,蛐蛐;左六,瓜子;左七,大耳朵)。

  蛐蛐,真名李君旭(后排右);大耳朵,真名吕建树(后排左);瓜子,真名袁中伟(前排左);阿斗(前排右)。

“总理遗言”手抄件。

  前言

  40年前的今天——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江河呜咽,举国悲痛。不久,一份感人肺腑的“总理遗言”在各地流传开来,人们将信将疑,争相传抄。“关于我的后事,我向中央请求:将我的病情发展告诉全国人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追悼会主席不要参加,会应力求简单,请洪文同志主持,小平同志致悼词。骨灰不要保存,撒掉。永别了,同志们!周恩来。”

  读过此文者,皆热泪满面,广为传播。可是不久,风云突变。凡是看过传过这份“总理遗言”的人,都成了公安部追查“政治谣言”的怀疑对象,人们惶恐不安,遂酿成一场震撼全国的惊天大案。

  今以此文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并缅怀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大耳朵家的狗肉聚会

  从小生长在杭州钱塘江畔的大耳朵吕建树上山下乡去了农村。快过年了,房东杀了一条狗,送给大耳朵一大块狗肉。大耳朵回杭州城里过年,就把这一大块狗肉带回了家。大耳朵出身工人家庭,却有一帮干部子弟的好朋友。那个年代,同学间爱起外号,倒也亲切,蛐蛐、瓜子、阿斗等等,都是大耳朵志趣相投的中学同学。

  1976年2月5日,大耳朵当了一回东道主,把蛐蛐、瓜子、阿斗等好朋友叫到家里,难得有机会相聚在一起,围着火炉烹狗肉。

  这一群热血青年中的李君旭,外号蛐蛐,头发有点微卷,一米八几的个儿,长得风流倜傥,在杭州汽轮机厂工作。另一个智囊人物瓜子,在发电厂工作,英俊有才气,点子很多,文笔也好。还有几个同学,有的在工厂,有的在兵团,也有的在农村插队。他们戏称是“狗肉朋友”,打来黄酒,把盅对饮,议论起对时局的忧虑。如果“四人帮”上台怎么办?邓小平又被打倒了,国家怎么办?他们甚至想到安吉山里打游击。

  酒酣脸红,同学们猜想,周总理逝世的时候会不会有遗言?如果有遗言的话,按照周总理在中央所处的位置和境遇,他会说一些什么?有人分析说:中国向何处?国务院总理是最要紧的掌舵人。有人推测说:“按照总理的性格,他可能也会说一些张春桥、王洪文也不错的话,总理给人的感觉不偏不倚,比较平和,也有斗争策略。但是主要一点,周总理是要把邓小平推出来,让邓小平重新主持工作。”

  聊天以后,蛐蛐非常有心,收集了周总理过去的讲话,还参考了越南胡志明主席的悼词、任弼时追悼会纪念册,揣摩词汇语气,沉浸在遐想之中。蛐蛐发挥了特定年代的独创性思维,把同学议论的话题过滤融合裁剪,酝酿创作了“总理遗言”。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