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走生态致富的扶贫之路
许志辉
//www.workercn.cn2015-10-19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更多

  

  崇义县地处江西西南部的罗霄山脉东麓,与湖南、广东交界,土地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人口21万;是江西母亲河—赣江的源头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森林覆盖率88.3%.2014年,全县人均GDP3.31万元,是全国人均GDP4.65万元的71%.全县尚有12个省级贫困村、35个市级贫困村,贫困人口6272户、17482人。

  近年来,在环境保护部的对口支援下,崇义县立足生态优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致富优势的扶贫之路。

  一、扎实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近年来,崇义县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2014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生态环境治理年、生态建设攻坚战等活动。一是开展陡水湖环境整治。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抽调300余名干部,组成14个工作组,分片包干,推动320多家养殖户和水上餐馆搬迁上岸。截至2015年9月底,已完成搬迁290多户,完成总任务的92.5%,陡水湖水质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开展流域水污染整治。依法取缔31家无证非法小矿产品家庭作坊,停产整顿21家小矿产品加工厂,多年被称为“米汤河”的扬眉江重新清澈见底。三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5年,崇义县发生一起外省电子类危险废物(废弃的印刷电路板)非法转移至崇义县焚烧的案件。经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危险废物进行技术鉴定后,此案件于9月底移交公安机关。这是崇义县首例因环境违法行为被移交公安机关的案件。四是开展农村垃圾整治。初步探索建立了“城乡一体、购买服务、管干分开”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在全县16个乡镇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县财政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保障运行。目前,乡村垃圾下河现象明显减少,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五是探索建立乡村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出台《崇义县乡村突出性和苗头性污染防治实施意见》,明确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无照经营泛滥造成环境污染、群众反映强烈的实行“一票否决”。落实乡(镇)环保工作资金1万元~3万元,用于环保巡查和乡村环境教育。六是加强环境教育。组织各乡(镇)干部参加环境保护培训班或专题讲座,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环境意识。连续两年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组织中

  小学编制环保教案。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崇义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优势得到了巩固提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扶贫规划从源头防止生态破坏

  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龙头引领,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在保护生态中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在扶贫开发中保护好生态,实现了良性循环、有机互动。

  在制定扶贫产业规划时,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的要求。崇义县西部坡陡山高,规划为刺葡萄、南酸枣、竹木产业等有利于水土保持的产业;东部缓坡丘陵多,规划为油茶、脐橙产业扶贫片区。在水源地保护区以及旅游景区周边范围内,不上油茶、脐橙等产业,不上畜禽养殖等项目。目前,全县规划新发展刺葡萄1万亩,涉及贫困户3080户;规划发展竹木两万亩,涉及贫困户1100户;新造油茶林3万亩、低改10.07万亩,涉及贫困户2650户1.98万亩;规划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带动贫困户167户。

  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环境恶劣以及地质灾害点、水源保护地的贫困人口,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移民搬迁扶贫。目前,已实施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库区移民1571户6443人。有关扶贫移民项目建设不搞大挖大建,不随意开挖山体,不人为造成新的地质灾害点,减少了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对珍稀树木等进行避让。此外,崇义县增设了农村公路养护、旅游景区保洁、农村环境整治等环保类公共服务岗位,每年安排200个以上公益性岗位,确保移民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通过坚持规划引领,把好扶贫开发的“第一道工序”,从源头上防止了盲目、无序的扶贫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减贫脱贫的和谐共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着力发展绿色食品业

  欠发达地区抓发展,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崇义最大的优势和生产力。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崇义县注重发挥好最具竞争力的生态优势,做好“生态+产业”文章,把良好的生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着力发展绿色食品业。崇义县一家以南酸枣糕为主打的绿色食品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两亿元,创造税收近2000万元。此公司每年收购南酸枣近万吨,给崇义山区林农带来近3000万元的纯收入,惠及3000余农户。南酸枣树是本地高大乔木,随着南酸枣树成为摇钱树,不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砍酸枣树卖钱的现象销声匿迹,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种酸枣树的积极性。

  崇义县另一家20多年致力于南方野生水果收集和保护的公司,开发了以本地野生刺葡萄为原料的干红葡萄酒,在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中荣获金奖。2015年,公司成功承办了总部设在法国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召开的第9届学术研讨会,有效提升了企业知名度、美誉度。还开发了以野生刺葡萄为主要原料的饼干、饮料等产品。目前,新上年产1000吨野果饼干、6000吨生态饮料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厂房、采购设备,预计年底将投放市场。

  依托这家公司,崇义县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劳力入股、分户种植等方式,大力推广种植刺葡萄。2015年全县新增刺葡萄种植面积约1300亩,全县总面积近3000亩,涉及贫困户110户。刺葡萄在管护好的情况下,4年后挂果,每棵可产果约400斤。在庭院种上两棵,1年就能产果8000斤,按当前每斤5元价格计算,就能达到4万元收入,真正做到“两棵刺葡萄可脱贫”。目前,崇义县已全面启动万亩刺葡萄种植基地建设,力争3年实现刺葡萄种植面积达1万亩,努力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刺葡萄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四、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崇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独一无二。我们在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找准扶贫切入点,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自2014年崇义县上堡梯田及美食(九层皮)亮相《舌尖上的中国2》以来,上堡梯田景区旅游持续升温。崇义县因势利导,积极扶持上堡梯田景区及沿线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目前,上堡梯田景区农家乐由21家发展至51家,大量村民加入九层皮等土特产销售及兼职导游等行业,辐射带动旅游及关联行业从业人员近3000余人。

  在上堡梯田景区的带动下,崇义县各乡镇的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也开始起步。丰州乡小坑村,2015年村干部带头复耕撂荒的梯田,乡干部为其制作了“梯田岁月 悠悠乡愁”微信宣传片,国庆期间吸引省内外游客约400人,带动销售雪莲果、香菇等土特产上万元。今年1月~9月,全县接待游客140.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1亿元,分别增长12.3%和13.1%.

  下一步,崇义县将进一步加大生态治理和保护力度,科学规划扶贫项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富民产业,加快农户脱贫致富,努力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循环互动的发展新路。(作者系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记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