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城市公共秩序的构建需要政府治理和市民参与双管齐下
李黎明
//www.workercn.cn2016-01-18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城市治理,是宏大的话题,也是“具体而微”的治理,城市风貌是社会文化的直观展现,国民素质、公民道德、法律意识、文化精神,也都可以从城市生活的日常状态中折射出来。李黎明教授的这篇文章,着重于微观观察,对生活细节施以理性关照,由小及大,见微知著,将深深的话浅浅地说。

  一座舒适的城市,不仅要有现代化基础设施、宜居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包容性态度和人文氛围。近年来,城市交通硬件发展突飞猛进,但道路拥堵现象却一直未曾削减,成为人们出行的一道阴影。实际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就是要打造百姓满意的生活家园,让百姓感到天蓝一点、地绿一点、水净一点、食品安全一点、道路通畅一点,让我们朝夕相处的城市充满关爱和人文情怀。

  为何道路拥堵反复再现?

  城市民众的交通文明和习惯决定了交通特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道路之所以出现严重拥堵现象,除过路网结构等客观原因以外,主要是由市民不良出行习惯所导致的道路资源浪费而引起。城市道路交通参与者包括行人和机动车。以行人为例,逆行、乱穿道路、闯红灯等不良的出行习惯频频出现;就机动车来看,频繁变道、越线行驶、占用紧急行车道等不良行为愈发凸显。

  人们往往认为,行人极易受到机动车的侵害,因此,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但事实上,城市交通秩序杂乱无章、事故多发等现象之所以出现,是行人与机动车共同的违法行为所促成的,造成人车矛盾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的原因,驾驶员的交通习惯是人的出行习惯的反映。简单来说,造成一个路口、一个路段拥堵的原因,除了一些硬件设施需要改善外,软件——即人的素质也亟待提升。

  提高市民素质不仅是缓堵保畅的根本途径,也是展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要内涵。马丁·路德·金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可见,一个城市的品格倘若是精致、品质、美感,而这些恰恰是市民文明素养的反映。

  拥堵背后的制度逻辑

  道路拥堵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车行不畅,还有浪费能源、污染环境、降低效率、危及路人健康、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成本等诸多问题,其实这些道理大部分市民都是了解的。让路通点、让车快点、让污染少点、让能源节约点、让路人安全点,是老百姓最关切、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不良的出行习惯呢?社会学理论认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重复出现,必然存在着一个稳定共享的制度逻辑。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理解这一现象。

  第一,全民弱势心态造成一部分人理直气壮地将违法变成一种特权,而这种现象又往往能赢得社会的同情甚至喝彩,反映了一种集体无担当意识。

  酒与污水定律揭示,一个组织其实就是一群人的集合,这个组织的整体效率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行为。若其中一个成员总是把事情弄糟,或者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整个组织内部和谐,这样的成员就是组织内的污水。他们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使集体分化,组员相互猜忌,组织便因此而不再团结。我们相信,大部分市民的素质都很高,但如果我们善意的去放任个别市民的不文明行为的存在,他们的行为也足以让一个城市形象蒙羞。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人们都知道横穿马路、闯红灯不对,但是看到别人这样做,所以也随大流,以减轻内心的负疚感,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抱团式违法。“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行人作为交通参与者规则意识不强,是社会整体规则意识淡漠的表现。埃德蒙·伯克说过,丑恶能够肆意妄为的唯一条件,是善良的人们无所作为。

  第二,搭便车心态导致人人都想将方便留给自己。

  “公地的悲剧”揭示,当人们只基于自己利益扩大牛羊数量时,就会导致公地的退化,似乎说明由于产权不清会引发政府治理无效率的悲剧。但是这个寓言同样也可以让我们反思公共利益还需不需要、以及如何保护的问题。当人们对公共利益表现出普遍冷漠时,一部分人就会不正当地主张自己的权利,轻而易举地扩大自己的利益范围,搭公共利益的便车,化公为私。当公共资源被蚕食殆尽时,公共利益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公地的悲剧”其实也是“反公地的悲剧”,同样会导致政府治理的无效率。机动车不仅是交通拥堵的受害者,其实也是交通拥堵的制造者。有些司机随意变道、加塞,直行车辆占据右转弯道,等等。殊不知,如果大家都这样“争先恐后”,其结果是大家都将被迫慢下来,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第三,如果城市魅力就是精致、品质、美感,而这些要素要由细节决定。一片纸屑、一个烟头、一辆乱停乱放的自行车,看似微不足道,其实都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大局。“破窗理论”认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修补,时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也无所谓。”不少人会这样辩解。其实,人和环境之间是互动的,环境的好坏是人的行为的体现。我们许多人抱怨环境恶劣,可他们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

  为了更愉悦的城市

  老百姓的“中国梦”包括宜业、宜居、宜游,生活幸福。去年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达到以上目标,就必须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的适宜。贯彻以上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当前治理城市病,必须从源头抓起,即政府治理能力和市民文明素质同步提高。市民要增强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充分理解城市建设就是建设自己的家园,与自己的生活休戚相关,只有市民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城市文明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政府要通过依法治市,担负起城市治理的主体责任。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大力开展“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使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调动市民的参与热情,激发市民的积极能动性,使市民成为建设城市的主力军。只有政府与市民良性互动,才能减少社会资源浪费,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升城市治理的水平。(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