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将扶贫工作的作风考试进行到底
牛廷伟
//www.workercn.cn2016-03-14来源:宁夏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做好攻坚的“加法”和脱贫的“减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充分彰显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公平正义原则,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可谓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确保“一号民生工程”建设成效不负众望,早奏凯歌,就必须使党员干部在精准帮扶上用情、用心和用功,各级党组织要以此为检验尺度,奖优罚劣,激浊扬清,将其作风考试进行到底。

  以“知真贫”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是否“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的“定盘星”。只有精准识贫,才能精准施策进而精准脱贫。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工作上既要尽心,更要精心,为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提供准确信息,搭建便捷平台。考察这个环节上的干部作风:一要看其是否真正做到了“进百家门,察百家情,摸百家底,知百家心”,为把贫困人数、贫困程度、贫困原因等第一手资料搞清楚而尽心竭力,不辞辛劳。二要看其是否真正做到了“坚持原则,坚定立场,明察秋毫,去伪存真”,在深入群众中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实情,不为人情牵绊,不为假象迷惑,不为困难阻挠,为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精准地落实到脱贫攻坚的“刀刃上”而恪尽职守,不遗余力。三要看其是否真正做到了“不图虚名,不做虚工,脚踏实地,善始善终”,把贫困群众当家人待,把群众诉求当家事办,把脱贫工作当家业扛,对贫困户家情、家底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扎实作风,为改善民生、造福百姓而建功立业。

  以“真扶贫”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是否“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的“度量衡”。脱贫攻坚,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念好“真经”,付出真情,施展真功,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唯有在“真”字上大做文章,下足功夫,才能在帮扶上对症下药,在攻坚上得心应手,在脱贫上修成正果。需要这样来检验干部作风:一要看其是否在帮扶上做到了“情为民所系”。只有对贫困群众动真情,用真功,有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的悲悯情怀,才会以拔钉子精神克服各种困难,甘愿赴汤蹈火;以钉钉子精神将惠民利民富民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二要看其是否在帮扶上做到了“权为民所用”。身为公仆、手握权柄的各级干部,在扶贫攻坚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为顺民意、解民忧、帮民富的实际行动,这是脱贫攻坚的题中要义。必须把手中的权力变成造福于贫困群众的工具,变成贫困群众改变生活境遇的福音,而不是用他们的“被脱贫”“被小康”来欺世盗名。三要看其在帮扶上是否做到了“利为民所谋”。这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和检验扶贫工作成效的唯一尺度。身负组织重托、群众期盼和社会关切,只有以困难群众是否拔穷根、增福祉来定成败、论英雄,以扶贫成效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才是对干部作风最好的检验。

  以“扶真贫”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是否“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的“试金石”。我们党作出的在“十三五”期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庄严承诺,使贫困群众对此抱有热切期盼。考察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一要看其是否“忠诚”。忠诚于党的富民大业,党员干部就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公仆情怀,就要忠实地把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夙夜在公,励精图治,在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摘穷帽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政治本色。二要看其是否“干净”。扶贫工作本质上是在做良心活,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决不能在扶贫工作中搞利益交换,决不能以牺牲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来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决不能把扶贫工作当做沽名钓誉、谋取私利的工具。只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才算得上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三要看其是否“担当”。当下的脱贫工作已进入到了“啃硬骨头”和“最后冲刺期”,矛盾丛生,问题成堆,对此采取逃避、退缩的“鸵鸟政策”显然与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公仆身份格格不入。只有披肝沥胆,迎难而上,敢负责任,勇于担当,严格恪守公平、公正、公道的原则立场,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在砥砺奋进中铸就不朽丰碑。(作者单位:固原市委党校)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