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政经社会专家-正文
王乾荣:您不来顶博士帽戴戴?
//www.workercn.cn2015-02-25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聚会时,接陌生人名片,上印“博士”,您会否立地肃然起敬?也许会,但也可能鄙夷不屑。

  按,博在学问,即大、广、通、深之谓;士者,学以居位也。这博士,不管史上如何定位,今天来说,乃是最高一级学位获得者,至少属于学术精英和社会精英后备军,当然令人起敬啦。

  但另一人,名片印着“博士后”,却令您的鄙夷之情,油然而生。为什么?因为博士后,只是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研究和深造之“阶段”。博士已然荣耀,难道尚有“后”荣耀?是的,他是欲表,小爷我比博士博,比博士牛。而这,明明是他虚荣和浅薄的自我广告嘛。当今众多高知,就这德性。如果那先生在“博士后”阶段研究相对论有新发现,而把这成果印于名片,即使涉嫌显摆,也令人敬三分——有点儿自我膨胀,或是人情之常,咱们不必侧目多管闲事。

  而有一种官场“博士”,就真堪鄙夷了。

  周大新在“爱思想网”撰文称,他读研时,青灯黄卷,看教科书,强化外语,翻译并精读经典原著,跋涉调研,撰写论文,忙得不亦乐乎,搞到“一个头两个大”,三年寒窗,辛哉苦哉,总觉时间不够用,要把星期日当“星期七”。他问,那些在职大官,莫非长着九颗脑袋,在处理繁忙公务和抓紧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之外,尚能忙里偷闲,复习功课考上博士研究生,并潇潇洒洒、轻轻松松取得博士学位?超天才呀。

  奥妙,在这儿呢——

  考,不成问题。王子成、任蒋慧、竺曼莉三位在《同济大学学报》发文称:“少数招生单位,把‘论文博士’变成‘人情博士’、‘权力博士’和‘金钱博士’,把招收‘论文博士’变成降低要求的代名词。”“论文博士”,别出心裁啊。原来如此,但我对三位作者的“少数”说,存疑。

  读,也不在话下。一家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进文微博称,他偶然得知,他们省国土厅长也在他就读的学院“读”博,但同学们从未见识过该厅座。对对对,“论文博士”,或是不读或不屑于读的。读和不读之界限,冥冥中化为一笔糊涂账。

  学位呢,更无问题。因为,既有论文博士、人情博士、权力博士、金钱博士,哪能没有他们的孪生老兄论文学位、人情学位、权力学位和金钱学位呢?而文情权钱四者之关系,乃是有了人情、权力和金钱,则论文谁写,如何通过,便小菜一碟儿了。人情、权力和金钱三者,也并不等价——关键在握有权力,大笔一挥,掘金如探囊取物,拿“公金”买学术人情,则博士论文博士帽,即随此“情”接踵而至。当今天下,即有这等“美事”。平头百姓没权力,所以“论文博士”,即成大官专宠专美。

  也许,论文博士不能一概而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说:“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可免除考试,直接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博士学位。”

  这是从实际出发的,算一项积极教改,“英雄不问出处”嘛。问题是,他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吗?若有,说明博士该读之书,他早熟读。他学富五车,自然可以“直接参加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可这类学子,一般是醉心于学术的。他有了博士之实,不见得非要个博士之名不可。谢泳先生专科毕业,一介小编辑,但学术成果丰厚,前几年被厦门大学聘为教授,可能已是博士生导师了,他干吗要读博,一定弄一个堂皇学位呢?倒是没有实打实著作、发明、发现、发展者,特想弄一顶博士帽戴戴。而处心积虑摘得这耀眼帽子干吗,就无须多言了。

  您说,这类博士帽零售或批发店,不也令人鄙夷吗?更无须多言。(作者系《法制日报》高级记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