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从世界看中国 从中国看世界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
郑海鸥//www.workercn.cn2014-09-18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艾恺 (Alitto Guy)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基辛格、尼克松等政要访问中国时任随行翻译。他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区域地方史、家庭史和社会史、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史、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等。

罗思义 (Ross John)

  前伦敦副市长,分管伦敦市经济与商业发展相关政策事项,同时负责伦敦城市形象的国际推广工作。卸任后,罗思义转而投向经济研究和评论,并将研究方向聚焦于中国。2012年他加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并正式签约成为中国智库首位高官级的“全职洋员工”。

  9月5日—7日,国家汉办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京举行,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视角就东西文化交流展开了对话。

  作为长期致力于关注和研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优秀的海外汉学家是连通中西方社会并促进其交流的重要使者,他们的学识和观点,不仅是西方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通道,更是中国人反观自身的镜子。

  本期,我们采访了两位参加本届汉学大会的汉学家,他们分别从文化和经济领域畅谈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也获得了进一步了解自身的另一个角度。

  ——编 者

  艾恺:莫让城市成精神真空

  流利的普通话、十足的中国式思维,说起和中国的此生缘,70多岁的艾恺眼睛里充满光芒。

  记者: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您的第二故乡,您和中国结下了深厚感情。

  艾恺:是的,我和中国的缘分像是命中注定一样,充满缘分和巧合。1973年,我和夫人从香港罗湖口岸过关进入深圳,当我拎着箱子要坐上北上的火车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竟然是1972在美国结识的一位中国朋友,而他是在接待加拿大朋友时正巧遇到了我。

  在偌大的中国、在我第一次以个人身份踏上中国大陆的第一刻,一个老外竟然“他乡遇故知”,这真是巧极了!我相信这就是缘分,我和这里的人有缘、和这块土地有缘、和这个国家有缘。

  几十年来,这种感受日渐强烈。我和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对梁漱溟先生的敬意和与皖西、山东农民的情谊,是我割舍不掉的。

  记者:如您所说,以邹平县为例,您对其跟踪进行了几十年关于乡村建设的研究,从1986年到现在,您怎样看待其中的变迁和发展?有什么惊喜和遗憾?

  艾恺:1986年,我来到山东邹平县,县城只有东西、南北向各一条马路,其它都是土路,只要下雨,要等好几天才能上路走。1987年,我再次来到邹平。县城已经开始扩大,各方面都在发展。90年代,邹平更是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