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一家企业对违章人员进行家访,但违章人员拒绝照相摄像,并坚决不让相关人员进门——
【思想政治工作一事一议】“家访”失败以后……
//www.workercn.cn2016-06-10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重能集团石壕煤矿女工委组织家属协管员对三名严重违章人员进行家访,而一路同行的还有党工部的宣传人员,看到又是照相机又是摄像机,违章人员坚决不接受家访,他们认为这样的“曝光”让人伤不起。

  在现场,工作人员解释说:违章家访是女工委一项工作,需要保留图片资料留档备查,而且宣传也只是本单位内部宣传。但违章人员仍然拒绝照相摄像,坚决不让宣传人员进门。

  “我们谁也不想违章受处罚,你们这样曝光,亲戚朋友都知道了多不好啊!家中的孩子知道了,我还怎么给孩子做榜样呢?”违章人员的态度坚决,并说明了理由。

  最终,此次家访任务没有完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违章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本来就要接受罚款、帮教,已经很难过了。还要通过照相摄像大肆宣传,让大家都知道,面子上过不去。

  针对员工们的热议,该矿领导说:“作为煤矿高危行业,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违章人员进行帮教家访是十分有必要的。违章人员不接受照相摄像,从个人的角度是可以理解,但从企业的角度需要进行宣传,以此来教育其他员工。”

  但同时,此次家访也存在工作人员的方式方法不恰当的情况,直接带上宣传人员就上门,违章人员没有心理准备自然不能接受,应该提前和违章人员、家属沟通,得到理解和允许。同时,宣传时要注意保护违章人员的隐私,可以采取避免正面照或者真名等方式。

  为此,该矿专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对于家访违章人员时,需要宣传的都必须提前告知并得到允许,对于愿意接受宣传的违章人员可以视为认识态度好,减免违章处罚。对于一些典型的违章制作成专题片警示教育其他员工,专题片注重将案例本身讲解,说明违章原因、经过以及危害和避免措施,对事不对人,里面的人物都使用化名。

  “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更多的人,必须尊重本人意愿。”该矿女工委主任王津津说明了此事的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尽量避免产生矛盾。

  第二次家访违章人员,女工协管员先派一人到违章人员家中进行了沟通,除了个别人员外,绝大多数的违章人员都表示能够理解,愿意接受照相。协管员也像朋友一样和他们一起谈心沟通,违章人员很快打开心结,并表示以后坚决做到不违章,第二次家访顺利完成。

  对于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一方面作为资料存档,另一方面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宣传,作为违章帮教的教材,虽然有的员工能够认出其中的人物,但并没有造成不良影响,而违章的人员也有了明显下降的趋势。(罗喜林 袁洪).

  编辑点评:好心要办成好事

  组织女工协管员深入“三违”职工家中,询问违章经过,帮助分析发生违章的原因,通过拉家常式的亲情帮教和真情劝导,让违章职工真正认识到后果,彻底扭转盲目冒险的侥幸心理,筑牢杜绝违章的心理防线。

  本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办法,却被拒之门外,变成了一次失败的家访。

  好心之所以没办成好事,就在于协管员只注重宣传教育效果,而忽视了违章员工的心理感受。又拍照又摄像,让违章员工在家人面前颜面扫地,情何以堪?

  违章行为无疑是极其有害的。对违章行为若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性违章,而一旦形成习惯性违章后,人们便“习以为常”,常常“自觉和不自觉”地发生违章现象,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有的新员工看到老工人不按规程的规定随意作业,既省事又没事,也会跟着这么做;有的员工看到老工人有章不循,随意违章,就会跟着学、照着做。这样一代传一代,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

  企业员工由于文化水平、工作时间、人生阅历不同,违章表现也不尽相同,安全教育要时刻抓住“人”这个因素,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人员,采取“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措施。

  因此反违章必须做好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加强宣传及教育,将身边工友习惯性违章行为整理出来及时公布,组织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好心要办好事,家访的目的是发挥亲情的作用,如果因为强行宣传,使家人不和,岂不是帮了倒忙?(晓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