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红楼梦里面的“众筹”
张麒
//www.workercn.cn2016-03-01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众筹,是一种向众人募资,用于支持某事由发起人(或组织)的行为。但《红楼梦》中的众筹似乎还只停留在众人热闹热闹、聚一聚、吃吃喝喝的生活层面。

  《红楼梦》里有许多“众筹”。海棠社做社事(主要是举办诗会及雅集活动),采取的是众筹模式;王熙凤过生日办宴席、请戏班子也是。《红楼梦》里最繁华热闹的几个场景,似乎都与“众筹”有关,如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这回,就写宝玉过生日,除府里(公费)为其庆生而外,众姐妹及丫環们也“众筹”为其单独庆贺。

  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集资。源自外来词Crowdfunding.即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所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等特征;众筹,是一种向众人(当然有定向)募资,用于支持某事由发起人(或组织)的行为。但《红楼梦》中的众筹似乎还只停留在众人热闹热闹、聚一聚、吃吃喝喝的生活层面。即便如此,也与当下的“众筹”概念相去甚远。“海棠社”虽然具有“创意性”,但过于高雅,也基本上属于“小众”,少了府上的主角和头头脑脑们,故其兴焉勃、其衰焉忽。熙凤的生日尽管由至高无上的贾母领头“众筹”,也有“创意”,但“门槛”太高,叫府上的下人们出那么多银两,所以有强人所难之嫌,因而难以为继。所以,如何让“众人”热心参与,心甘情愿地跟从,又实实在在从中受益,怕是“众筹”之关键考量吧!

  其实贾府中的很多事都可以采取“众筹”模式办理,譬如大观园的兴建和管理就完全可以走“众筹”的路子。建这个园子是贾府自己出钱出力,花出去的银子就像淌水似的,叫贾府透支了财力,造成资金闲置,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最终成为一处尾大不掉的不良资产。假如建园子时,以“接待皇妃”、“省亲别院”等等为由头,招募与贾母过从甚密的史家、王家、薛家,还有金陵的甄家一起来动手,出钱出力,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若思路再开阔一些,叫上北静王,贾政的几位贴心同僚,再要么让王熙凤挟贾母之命,到几位诰命夫人那里去走动走动,到戴权那些个太监那儿说项说项,集点资,都是一定得到响应的。当然,那位负责规划设计的山子野的图纸怕得要多更新几次,贾惜春的“大观园形象效果图”恐怕得提前绘制好;当然也少不得几场路演,贾母的戏台子得热闹几天,那十二个花钱买来的优伶正可以派上用场,让他们把建园子怎么怎么好,园子如何如何排场,元妃娘娘来住下会如何如何夸赞,然后她回到宫里去怎么向皇帝老儿说,皇帝老儿一高兴了——准赏!……这些个“众筹”项目的好处和利益所在,用戏曲的表现形式向出资人讲讲清楚。可惜《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处于清代初叶,资本主义刚处在萌芽阶段,我们不可苛求于贾府的决策者们这样做。即便是资本运营的高手——王熙凤,我们也不必苛求她非得在建设大观园这个事情上采取“众筹”模式。这里只想说明一点,即“众筹”这一手段和方法,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是经济学的规律性的东西;也不必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同时它也超越国度的界限和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至于说到可以超越历史时空,那倒不好说,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现并掌握这一经济规律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况且,贾府所处的时代,连金融业都没有发育和破土,叫他们懂得“众筹”并加以实施,那是苛求前人。当下的人们倒是可以以史为鉴,尽管《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不能当作信史来读,但书中众多的经济情节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广阔的斟酌和想象空间。还是回到兴建大观园这件事情本身吧,贾府举全府之力造园子,只赢得了一时的风光,却咽下了日后的苦果;为讨皇帝老儿的欢心,却损害了一府众人的利益。那我们现在做“众筹”,怕首先要把项目(事业)的用途理一理、清一清了,即这个项目(事业)是不是大众所需,是不是能使大众受益?它的市场接受和认可度怎样,收益几何,能否带来持久的收益?还有退出机制,等等,这些都是回避不得、含糊不得的。(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