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
梅松
//www.workercn.cn2016-06-28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

  网上流行两份名单,一份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一份是: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若问在历史上哪份名单影响最大,自是一目了然,当然是后者。事实上是,这些人全是当时落第秀才,而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可至今还有谁人知晓。

  当时的状元一时风光无限,随后默默无闻。对状元的过度宣传与关注,其负面危害,远远大于正面效益。如今又到一年一度高考放榜的时候,虽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不要炒作高考状元,可是在以分数决定录取标准的指挥棒下,不宣传是一回事,不谈分数似乎又是另外一回事。无论是对于学校与老师,还是对于家长与孩子,分数高低决定孩子是进北大清华还是蓝翔技校,从此也决定孩子的未来,关键是要如何理性地看待分数。

  因此谈分数,就眼前来讲,这不能责难谁,分数线一划定,少一分就是一本二本之差。就现实而言,目前的高考制度应该说是所有领域里相对公正的,尽管有许多人对它口诛笔伐,也确实有不少要改进的地方,可凭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至少对于一些贫寒子弟来说,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避免了高考寻租与各种贪腐,当然不同地区的不同高考分数线下的公正与平等问题,则另当别论。

  可世上没有绝对性,强调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必定难以顾及其他标准,比如人的创新能力就不能以分数来衡量,因此,理性地看待分数是社会应有的共识,最终目的就是涉及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制度的改革。

  教育毕竟是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的。分数在培养优秀人才中的分量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有人专门做过一项研究,这就是第十名现象。

  杭州一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后来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为什么许多小时候的尖子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淡出”优胜行列,相反为什么一些当初不起眼的学生竟能日后成才?这位老师经过十年的跟踪记录发现,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

  这项调查研究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也印证了另外一项研究。有机构对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的高校状元毕业后的工作成就进行考察,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人分析,分数不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全部因素,一个学生在课本学习上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他取得好成绩是很自然的,但是这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不一定突出。有些人只读教材,兴趣不广泛,知识面狭窄,为人处世“唯书本”和过于教条;不热心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缺少特长和创造性思维,甚至缺少人际交往,缺少合作、沟通及领导力的提升。

  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顶尖的,但是他们大都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那些被老师视为优秀学生通常心理压力很大,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独立性较差。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一个人的素养越全面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不只是考试的分数。

  素质教育呼吁了多少年,可是落到实处的屈指可数。不要说是大学生,就是一些博士生,很多知识只是局限在自己很狭窄的专业领域里,一些基本的人文素养都欠缺,甚至一些社会常识都谈不上,分不清人大与政协的区别,不知道政府的边界在哪,不清楚个人的权利是什么,许多新兴领域如互联网常识更是缺少,不关心国家大事与公共问题,只盯着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没有世界眼光,没有社会情怀,何谈创新,何谈突破。

  一个人的素养不是只从教材中来,现代社会需要是跨界的混合型人才,要全面开发人的成功智力,打开视野,拓展思路,社会所要的不仅仅是分数,把自己塑造成素养越全面的人,才会离成功的人生越靠近一步。(作者系文化学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