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平等交流,养成更好的教育
姜泓冰
//www.workercn.cn2016-07-14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的数学教学法成为一种“模式”,开始在英国基础教育体系里落地,怎么看都是值得欣喜乃至纪念的大事。

  “大”,是因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在从西方不断“拿来”之后,实现了“反哺”;是因为在“中国制造”之后,我们有了教育模式的输出。如果它能够顺利开花结果,为另一种文化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带来美好未来,为人类教育的发展显示出更多可能,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文化贡献,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听懂中国声音、理解中国故事的一个好契机。

  “大”,也因为它或许能让国门之内的我们,更自信更积极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教育与文化,而不再一味相信“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我曾多次深入上海中小学课堂听课、了解教改进程,曾在英国教育代表团访问上海时旁听英国教育专家、教师们与上海同行的座谈,也曾采访过几位应邀去英国中小学示范教学的上海老师,听他们谈论两国学校教育的异同——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让我相信,英国教育部门的决定,做得多么慎重,理由有多么充分。

  当我们对自己的基础教育以“题海战术”“填鸭式教学”一言蔽之时,当我们只看见了“作业”“难题”和“缺少创造力”的问题时,来自域外的学习和认可,或许可以让我们放下一说中国教育就腾起的负面心理,认真反思、直面中国式教育的得与失——没有这一点,我们的教育改革,乃至文化发展,很容易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

  一个创造了经济崛起奇迹的国家,在教育上不可能一无可取。但近年来,对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最常听到的是抱怨。然而,世界上恐怕并没有所谓理想的、最好的教育,每一种教育必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懂得兼容并蓄、相互学习,才有可能养成更好的教育。

  敞开怀抱、相互学习,这样的努力我们做了很多年,进步良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立定脚跟”——懂得珍视自己的经验与所长,而不是自轻自贱,横竖只看见“糟糕”,一路随手掰棒子丢棒子,总以为“理想在别处”。

  立定脚跟,才能挺起胸膛站稳世界前排,彼此真正平等交流,为世界贡献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中国教育模式”。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