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强化学生劳动教育 遏制一夜暴富思想
//www.workercn.cn2015-08-11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颜庆雄 漫画

  引子: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甚至于社会上的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逐渐向学生蔓延。一夜暴富思想,与怎样的社会背景有关?如何评价《意见》的出台?有效抑制“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思想蔓延,除了“劳动教育”,还可以做些什么?本期“思与辨”进行讨论。

  主持人:尹传刚(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嘉 宾: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官酒瑞(上海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不要让一夜暴富成为一些学生“青春期”的乌托邦想象

  主持人:在你们看来,一些学生的一夜暴富思想,与怎样的社会背景有关?

  张敬伟:价值观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特定社会背景的投射。学生一夜暴富思想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和个人三大要素综合“孕育”而成。

  市场经济是创富经济。成功标准被简化为量化的财富获取,励志的故事主角只有比尔·盖茨、乔布斯、巴菲特等商界大佬。人们摒弃掉这些时代先锋创新创业的坚守和艰辛,以为创业很简单,创富很容易。因此,时代精神里就浮荡着资本的幻影和投机的迷梦,一夜暴富也就成为一些学生“青春期”的乌托邦想象。 此外,从家庭到社会再到个人,都以功利追求为上,不愿去做普通劳动者。社会环境如此,作为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年轻人,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也就只能随波逐流了。

  上官酒瑞:随着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发展,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其中,消费主义、“金钱万能”等被比较普遍的认可和追捧,而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专业化,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已经不再是什么“神话”,它甚至就发生在你我他身边。在媒体的渲染与传播下,这些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价值观,甚至使他们产生疏远体力劳动、鄙视劳动创造的观念。

  受到应试教育、独生子女政策等的影响,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家长将学习作为孩子的唯一“劳动”,甚至是洗衣服、做家务之类的简单劳动也都取而代之,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孩子没有劳动机会,没有劳动体验,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劳动意识和能力。

  熊丙奇:在分数就是一切的教育和人才观之下,在一些家长看来,学生不做家务,不劳动,根本不是问题。近年来,就接连出现很多偏离人才培养的荒谬事,比如,有学校布置学生打扫教室,家长们会强烈反对,说这是浪费学习时间,且担心孩子在打扫卫生时把自己弄脏弄伤,于是到学校代替孩子打扫教室。

  推进升学考试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转变整个社会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主持人:你们如何评价《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其有何意义?

  上官酒瑞:《意见》的出台显然是问题导向性的,也就是直面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出发点而言,《意见》弘扬“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观念,将中小学劳动教育与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精神结合起来,与他们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审美观结合起来,这既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要求,也与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当然,在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在社会依然浮躁,“劳动光荣”被“污名化”的环境中,要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审美观,远远不是一份文件的出台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熊丙奇: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意见》就指出,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发布《意见》,可以引起全社会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视,但是,要真正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还必须在贯彻、落实《意见》的同时,推进升学考试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转变整个社会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张敬伟: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出台的《意见》,既是发现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希望让中小学校充满劳动氛围。但中小学校忽略教育追求功利,已经形成社会惯性。扭转这一惯性,除了政策面,还需全体社会成员集体努力,从灵魂深处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整个社会要转变财富价值观,要尊重劳动,鼓励每个公民个体靠合法劳动致富

  主持人:有效抑制“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思想在部分学生中蔓延,除了“劳动教育”,还可以做些什么?

  熊丙奇:一方面,要改革我国的升学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把学校、家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劳动教育之外,更要关注有用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在进行这些教育时,学校应坚持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权利;同时,要消除对不同教育、学校的歧视,给各类教育、学校平等的地位,消除劳动的尊卑等级,缩小行业、劳动岗位的社会福利保障的差距。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要转变财富价值观,要尊重劳动,鼓励每个公民个体靠合法劳动致富,如此,才会有“劳动光荣”。

  上官酒瑞:如果媒体在不断渲染“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典型个案,对劳动模范和创造发明者轻描淡写,如果社会分配总是缺乏公正,真正勤劳者难以致富,体力劳动者总是弱势群体甚至被鄙视、蔑视,而投机者处处得利,炒作者总能获胜,那么这样的环境就无法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观念和文化,自然也无法涵养中小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审美观。

  张敬伟:社会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即职业无贵贱,权利皆平等,职业选择自由。社会共识若此,所谓不爱劳动的忧患以及“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