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改革再扬帆 深水再起航
——浙江全面深化改革述评
之江平
//www.workercn.cn2015-01-23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看准了,想定了,经实践检验确实行之有效的,就要抓紧决断,形成普遍适用的制度成果。”夏宝龙书记强调。

  在嘉善县干窑镇有一条出了名的“墨汁河”——新泾港。10多年来,黑如墨汁的河水和刺鼻的臭味,始终困扰着沿岸的160多户村民。夏宝龙书记为此“三查新泾港”,深入实地指导治水。2014年,镇党委、政府投入近千万元,开展集中整治,新泾港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为巩固新泾港整治成果,该镇建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河长的“河长制”、沿河户长共同参与的护河机制和企业生产污水、农户生活污水分类处理的排污机制。像嘉善一样,全省许多地方在集中整治基础上,探索构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长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巩固和发展“五水共治”成果。

  南浔现代木业产业园,曾经是一个农房、作坊混杂区块,乱搭乱建较多,“插花”问题突出。去年以来,湖州南浔区坚持规划引领、拆用结合,对该区块实施“腾笼换鸟”式的整体拆迁改造,拆除14家无证无照企业、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改造旧厂房6000余平方米,成功打造小微企业产业园,不仅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为集聚高端要素腾出空间500余亩。目前已引进规上企业26家,2014年销售收入突破83亿元,创造利税8.1亿元,发展增速达25%.当地干部群众说,这是“三改一拆”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2013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拆改工作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探索建立健全防范和控制违法建筑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无违建县”创建活动,为持续推进“三改一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累计拆违3.17亿平方米,整改3.73亿平方米。

  2014年2月,总投资63.8亿元的年产1500万只新型高强高韧汽车铝轮毂项目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动土开工,这意味着浙江巨科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回归浙江,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已累计到位资金10.2亿元。“浙商回归”是省委、省政府的“一号工程”。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浙商回归”组织领导机构、目标责任机制、季度督查机制、排名通报机制、项目落地机制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浙商回归”步伐明显加快。

  全国首条百吨特种纤维生产线在宁波投产,全球首条石墨烯产业化生产线在宁波建成……伴随着这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一家家新型高科技企业的诞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国内外声名鹊起。作为建所仅仅10年的“新生代”,能取得这样的重大成果,主要得益于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横亘在基础研究发明发现和产业化商品化之间的鸿沟,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噩梦时代”。为推进创新引领转型,省委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着力破解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评价考核科技成果标准不科学、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适应“四不”问题,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加快浙江转型升级步伐。

  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创新驱动、治气治堵等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拳拳相接,招招命中,直击制约浙江转型发展的要害。借全面深化改革的助力,转型升级“组合拳”持续精准发力、强势推进,浙江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在一步步从体制机制上得到破解。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必须在重点突破的同时整体推进改革。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山区,全面深化改革正以雷霆之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突破前进,各个重点改革项目捷报频传。

  ——在经济领域,稳妥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置换机制,推进村级经济合作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开发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全省市场主体突破400万户;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探索“亩产效益”评价排序导向机制,完善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编制完成《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指导目录》,“信用浙江”网重新改版上线,信用平台企业信用档案的日均查询量超过9万次,最高时达25万次。

  ——在民主法制领域,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率先完整公开省级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出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率先搭建省、市、县三级一体化模式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代表联络站建设有序推进;深入推进政协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在全国率先制定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制定实施省政协专门委员会、界别与省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制度;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出台了防止冤假错案33项制度;积极探索劳动教养废止后对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办理机制。

  ——在文化领域,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制定并实施浙报集团和广电集团媒体融合工作方案,“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浙江发布”网络平台成功上线,截至2014年12月底,“浙江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近510万;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出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双十举措”,实施“百校联百镇”活动,在学生中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双导师制;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合力,强化网上正能量传播,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深化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

  ——在社会领域,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我省被教育部列为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市,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统一高考招生考试将不再分文理,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了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全省已有47家县级医院分别与28家省、市级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办医关系;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统一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从2014年1月1日起,全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健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建立了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制度,出台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意见,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扩面提质强效;建立综合治理进京非正常上访问题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依法处理进京实施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指导意见》;健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体制机制,全面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全部挂牌运行。

  ——在生态文明领域,建立完善“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恶果严惩”、“多元投入”的体制机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完成并率先通过验收,市县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全面启动,取消了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化、淳安等地的GDP总量和工业经济考核;完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出台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环评机构市场化改革;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健全打击环境犯罪协作机制和部门间案件移送机制,建立环境信访和应急信息搜索与预警机制,成立浙江省环保联合会,2014年我省环境案件数和拘留人数均占全国半数以上,成为全国环境执法最严省份。

  ——在党的建设领域,修订完善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注重考虑转型升级和经济质量效益,强化对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考核,区分不同发展条件和区域,实施分类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机制,按照4%的比例随机抽查;建立健全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出台浙江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规范并严格执行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落实各级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派驻(出)体制机制,理顺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党组、机关党委、机关纪委的关系,完成派驻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改进巡视工作制度,实现巡视全覆盖。

  一项项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如风卷残云般除顽瘴、克痼疾,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 2 3 4 5 共5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