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四个全面”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新思想
顾俊民
//www.workercn.cn2015-06-29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四个全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的提出,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梦想的路径更加清晰了,步伐也更加稳健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社会背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体现了现实性又凸显了前瞻性。从顺应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所谓发展的新常态,就是今日中国社会和过去60年来,甚至过去30多年来的发展状况、发展要求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所有这些个不同,都意味着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用得好、用得惯的一些办法、一些措施,甚至包括一些思维,在时下已经越来越不管用,越来越不能用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敢用了。因此,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阶段。同时,这也是新常态的一个过程。而经济新常态本身就是对过去很多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和习惯的一种改变,所以我们要思考、要适应,需要有新的战略,需要有新的战略筹划和战略建构。再从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呈现出了一种新格局。所谓新格局,就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30多年前,中国和世界基本上是保持着相对独立的。但如今的中国已经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格局,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中国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过去3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了世界。今后我们将在既有的国际格局和既有的国际规则框架下更好地与世界合作,发展自己。由此可见,这是个很重要的历史阶段。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发生的地位变化,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应该出现一种新的构建,也有必要向世界提出一种新的“世界观”、新的世界格局。十八大以来,我们和美国构建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与周边国家建构“一带一路”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今天的国际格局已经有了中国声音、中国意识,我们正在用一种“和而不同”的模式重新塑造世界的新格局。正因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的国内形势、新的国际格局,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科学地作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在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又充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哲学思想。首先,“四个全面”凸显了全面系统的认识论。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在认识论上,就是坚持系统思维,强调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片面理解。从“全面”的角度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方面是体现了路线方针政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路线方针政策的延伸性,这就是要使其覆盖面更广,不留有死角或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而且还突出了“全面”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因为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从“系统”的角度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统分结合”的,一个目标、三大战略举措,构建起了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而且又自成一个系统。比如“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又包括精神层面的。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凸显了攻坚克难的方法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为了破解今日中国社会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小康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我们应该怎么走,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要认认真真研究破解之法。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遇到哪些障碍,我们应如何通过改革来破解这些障碍。如何通过依法治国确定规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如何通过从严治党锻造核心,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等等。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战略构建,并提供了攻坚克难的方法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是每一天、每一年的不懈努力,而且必须有“踏石留印”般的扎实、“抓铁有痕”般的力度,这样才能离宏伟目标更进一步。这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意义。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此,我们要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必须从思想上准确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实质、辩证关系和丰富内涵,并筑牢“四种意识”。具体地说,一是要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意识。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当不辱使命,增强使命感,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完成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让“小康梦”梦想成真。二是要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意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国泰民安;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因此,我们这一代人要保持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那么一种清醒,要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自觉。三是要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意识。确立法治意识,关键在于确立法治信仰。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追求法治。原因就在于,我们已感受到依法治国的巨大魅力。信仰法治,推进依法治国,还因为法治是现代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的治国理政方式。有了良法善治,公民才有足够安全感;有了法治,公平正义才不会虚幻。从这个意义上说,确立法治意识就是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了法治理念、操作规矩。四是要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的核心、灵魂。而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则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错;并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因此,我们只有从思想上牢牢确立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政治意识,才能把行动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才能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才能在贯彻落实上凝神、聚焦、发力,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个全面”是历史使命,也是宏伟目标;是新的集结号,也是奋斗指南。我们要咬定目标,怀揣雄心,将“四个全面”内化为全民意志,外化为全民行动!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