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猴年新春论发展”系列评论之四
厚植开放抢占发展制高点
本报编辑部
//www.workercn.cn2016-02-18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从古时张骞远使和玄奘取经,到21世纪海上丝路的开辟,都折射出泱泱大国的开放气度。

  历史的镜鉴昭示了一个真理:开放促进发展、合作实现共赢。

  开放发展理念,将对外开放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时不我待,定要只争朝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论机遇,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在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体系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有了更大空间。论挑战,应对全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压力前所未有,只有做好对外开放方可赢得挑战。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这是深圳开放气质的精彩注脚。这些年来,深圳着力锻造经济新轨,锐意探索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前海闯出金融、监管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建成中国自贸区新标杆大有希望。劲推企业走出去,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深圳对外投资存量等多项“走出去”指标居全国之首,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形成头雁引领、抱团出海的集群效应。全方位对外合作交流,登上新台阶。深圳吸聚了大批国际创客,高交会、文博会等广阔舞台让深圳在世界唱响“中国好声音”,国际友城不断扩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和节奏,远胜往昔。

  率先落地实施开放发展理念,融入世界、决胜未来,我们肩负重大使命。深圳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宏伟蓝图,必须开辟对外开放新航程。深圳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又承载着建设自贸片区的重任,要勇担使命,站位更高,争当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尖兵。过去,深圳经济特区顺应发展的需要,推开了中国改革开放之门;今天,深圳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要以更大勇气和更强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发展制高点!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深圳经济外向度虽然很高,但产业国际化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城市尚有差距;深圳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构建远未完成,体制红利的释放大有潜力;深圳企业在海外遭遇贸易摩擦现象还较为频繁,当务之急在于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科技创新势头强劲,但在国际传播、全球辐射方面仍显薄弱。

  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是海滨城市应有的气度。开放发展,是深圳赢得全球竞争主动权的必由之途!

  猛攻体制的突破口。我们在全球市场“抓大鱼”的矫健身手,有赖于顺畅的体制机制赋予。反观当前,贸易便利化、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仍不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决心提供单一窗口、通关一体化等贸易便利,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吸聚投资,给对外投资的各种不合理束缚“松绑”等等,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对外开放自会“水涨船高”。

  筑起开放的高平台。对外开放的层次,取决于平台的高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自由贸易片区的国家使命,正是深圳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历史机遇,也是深圳建设高端开放平台的重要契机。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国际化物流枢纽城市、国际化消费中心、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端平台的打造,将托举深圳在更高层次融入世界。春风得意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更应乘势而上,与香港共建国际技术贸易交易平台、创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服务中心等,为“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构筑起宽广的高端平台。

  拓展开放的新视野。当前对外开放今非昔比,而是务求“质”“效”的升级版。我们当努力掌握国际标准主导权、国际规则话语权,使引进来“能双赢”、走出去“不吃亏”。深圳应勇于把面向世界的门开得更大,创设更多更大的新平台、更新更优更活的好机制,在教育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生态文明、城市治理等广阔领域实现包容互鉴、互利共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敢为天下先的深圳,必将以新的姿态胸怀天下,融入世界,在世界赛场舞出绚烂风华!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