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从《摆脱贫困》中汲取党建思想精髓
林文芳
//www.workercn.cn2016-03-07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对如何管党治党、从严治吏进行了深邃思考和实践探索。他的著作《摆脱贫困》在全面系统体现闽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在宁德工作期间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思想。这些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是习近平同志主政宁德期间从严治党思想方略的重要结晶,对于我们认真领会习近平同志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摆脱思想和意识的“贫困”

  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充实头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他指出,我们正在从事的振兴闽东的宏伟大业,一刻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地方工作的同志,如果能将理论的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做好领导工作。

  ——加强“领导者的修养”。他指出,领导者的修养主要包括党性修养、度量、气节、诚实、气魄。他强调要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他指出,在实践中提高修养,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是共产党人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则。

  ——倡导“弱鸟先飞”的意识。他提出,摆脱贫困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当务之急是党员、干部、群众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四面八方去讲一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他提出,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先扶志,要淡化“贫困县意识”,树立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掌握飞洋过海的艺术,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让闽东这只“弱鸟”的羽翼逐渐丰满。

  ——推崇“滴水穿石”的精神。他强调,只有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才能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的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大力弘扬“闽东之光”。他指出,要引领干部群众知我闽东,爱我闽东,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发扬“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始终保持蓬勃奋进的动力。

  选拔干部要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

  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选人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四化标准,讲五湖四海。

  ——注重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他指出,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在成长过程应扬长避短,注意“四忌”,即忌急于求成、忌自以为是、忌朝令夕改、忌眼高手低,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认可,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他强调,要从战略的高度,下大力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不断提高现有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注意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

  ——念好“人才经”。他提出了“知、举、用、待、育”的选人用人办法。“知”就是识别干部,要坚持“德、量、才、志、绩”的选人用人标准。“举”就是荐纳干部,强调赏贤使能、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最忌任人唯亲、论资排辈和囿于地域之见。“用”就是量才授任,强调用人如用器,用其长,而不强其短;要用人得当,适得其所。“待”就是尊重人才,强调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创造性,要关心、爱护人才,信任他们。“育”就是培养干部。他指出,培养人才,要精心扶植,严格要求,大胆使用。

  既做“廉吏”,又当“勤官”

  习近平同志指出,“芝麻官”千钧担,党员干部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强调,当官,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造福于民,要大公无私。只有无私才能无弊,无弊才能为政公平,使民安居乐业。造福于民还要与民相知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及时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甘于奉献,行动至上。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当共产党的“官”,就得讲奉献,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强调,讲奉献,不是多喊口号,而是提倡行动至上,提高办事效率;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

  ——严于律己,清廉从政。习近平同志指出,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共产党人要承担起廉政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过好“两关”:一是“自我关”,二是“人情关”。他多次强调,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

  ——秉公办事,执法严明。习近平同志指出,为官之义在于明法。他强调,廉政建设要查处大要案;要抓住重点,常抓不懈;还要建立廉政责任制。

  把心贴近人民群众

  习近平同志强调,干部要练就“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基本功,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工作,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

  ——宣传党的政策下基层。他指出,党的领导是通过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的关系,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他强调,要积极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改进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调查研究下基层。他指出,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总结经验,以指导面上的工作,同样是为民办实事。他提倡各级领导干部带任务、带问题深入基层,解剖麻雀。作出决策之前,先听各种意见,深入了解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找出其规律,谋而后断。

  ——信访接待下基层。他强调,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

  ——现场办公下基层。他强调,开展部门领导联合现场办公,许多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同时,也能有效地促使上级部门克服官僚主义作风,进一步为基层服务。

  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习近平同志强调,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得硬的农村党支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农村得到具体落实,就不能把农村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从而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向贫困和落后作战。

  ——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他指出,农村党组织要带领广大农民投身于发展商品经济的事业中,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走共同脱贫致富的道路。党组织必须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为实现党的路线和他们的切身利益而斗争的坚强核心。

  ——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他强调,在农村一级,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这一格局只能坚持和完善,不能动摇或削弱。村民自治不能脱离党组织的领导,只有依靠党的领导,才能真正体现村民的意志,才能实现村民自治,才能保证村民自治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发展。

  ——纯洁队伍,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他强调,要抓好支部成员的选拔和考评,尽量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性强、有事业心、有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为人正直公道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中来。一定要选好党支部书记,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

  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为宁德党员干部留下了优良的思想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历久弥新,更显珍贵,在闽东党员干部群众中有着很深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作者为中共宁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