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王新涛
//www.workercn.cn2016-08-03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扩大)会上指出:城镇化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必由之路。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如何从河南实际出发,通过切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幅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效路径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核心在于解决好人的问题,即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要大幅提高城镇化率,更要显著提升城镇化质量。这就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事关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

  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要解决好农民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农民进城后,如果不能在城镇稳定就业就没有稳定收入,没有稳定收入就难以安稳生活。那么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重新返回农村,继续从农业生产得到较低收入;要么在城镇打零工,得到较低的工资收入,长期来看也无法在城镇立足,最终还要回到农村。对于河南来讲,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的任务更为繁重,不仅要为1500万在省内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而且要考虑目前1100万转移到省外的农民回流后的就业问题,还要考虑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城的就业问题。因此,必须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扩大产业的就业容量结合起来,特别是针对河南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短板”,把服务业作为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劳务服务、健康养老等就业容量大的新型服务业;工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改变传统以资本密集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结构,提高工业产业的就业承载能力;农业要推进“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根本上筑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就业基础。

  突出共享发展,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当前,第一代农民工以50后、60后为主,进城务工的目的就是赚钱,赚到钱后回家盖房,已经做好叶落归根的打算。新生态农民工多为70后、80后甚至90后,进城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在城镇成家立业。但是,由于户籍等一系列制度的束缚,即使能够在城镇稳定就业,拿到较高收入,进城农民也无法享受到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子女入学等问题,已经严重打击了进城农民主动市民化的积极性。为此,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得进城农民在养老、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完全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待遇,使进城农民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身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突出主体意识,促动农民融入城市。是不是产业发展了,就业岗位增多了,制度障碍打破了,公共服务提供了,进城农民就自动融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就市民化了?当然不是,作为外力推动,政府作用十分重要,但是,进城农民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其内在因素也不可忽视,甚至更加重要。如果进城农民不具有市民主体意识,即便政府给足了公共服务,他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只有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外力和城镇化主体内在动力共同作用,形成最佳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所以,在强调政府给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必须明确提出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镇化主体该做什么,该怎样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尽快全面融入城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创新举措

  加快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民怎样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怎样解决好农民进城的成本问题?怎样破解资金瓶颈约束?怎样让进城农民尽快融入城镇?怎样破解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障碍?类似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综合改革措施,做到精准发力。

  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长期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愈来愈大,加上土地财政导致的城镇房价飞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农民难以凑够进城的成本。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传统农民收入的途径主要是农业生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但实际上,要真正改变农民收入低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弱质农业”的局面,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统一步伐,切实大幅提高农民在农村建设用地出让中的分成比例,并加快农民宅基地及其附属物的入市步伐,尽快赋予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同样的财产权利,使农村居民从土地等生产要素中能够取得合法财产收益,并通过财产权利获得更好的生产经营发展条件。

  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经济滞后,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城镇相差甚远,缺乏搞好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尽管近年来,农村投资不断增多,但总的看是“僧多粥少”、“杯水车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低、质量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要把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同时配套相关政策,发挥好财政的“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探索适合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中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着力提升其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强化并创新城镇化教育。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汹涌浪潮中,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发挥了良好积极的作用,但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还必须高质量补上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教育课程,包括就业技能、城市观念、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等教育,让农民进城后,不仅要树立“小家”观念,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在城市安居乐业;而且要树立“大家”观念,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城市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爱家护家,为城市增砖添瓦,增光添彩;还要树立法规意识、文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大事小事都要按法行为,依规行事,做到处处讲文明,时时守规范。

  创新城市管理。城镇化过程必然是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但是,如果人进城了,管理跟不上,势必影响城市运行秩序和效率,比如规划通过一年就变,是目标管理不到位;道路通行一年就坏,是质量管理不到位;天桥用了一年就拆,是运行管理不到位。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延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因此,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强化城市统筹管理,切实实现从以建设为主向管理为主的转变,真正把加强城市管理提上政府议事日程,大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居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秩序和环境。

  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当前城镇化形态不优、大中小城镇发展不平衡、“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以郑州为例,已经陷入了“堵车修路、路通车堵”的怪圈。究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公共资源按行政级别配置,全省优质资源不断向郑州集中,全省的农村人口也不断向郑州聚集,甚至已经超过了城市基础设施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自然“城市病”也无法做到药到病除。因此,要加快公共资源从按行政级别配置向按人口规模配置的转变,改变资源分配过度向大城市倾斜的状况,促进资源更多流向中小城镇,让中小城镇有足够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均衡流动,进而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同发展。(作者系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