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建构中国特色国际法学理论
陈 安
//www.workercn.cn2017-05-08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代中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和赞许,但也遭到西方一些国家及人士的误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日益广泛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需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这就相应地需要扩大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世界也期待中国在全球事务的治理和决策中、在实现国际公平正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从法律视角看,中国扩大和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就是要在制定国际法律规范中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不可否认,迄今通行的国际法律规范及其相应的理论学说,主要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持制定并主导推动的,其中含有不少蔑视国际秩序的“恶法”。这些“恶法”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公平合理权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国际法学者理应顺应时代呼声,致力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学理论新体系,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权,追求国际公平正义。

  关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看,当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既有基本公平合理、符合联合国宪章的部分,也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部分。相应地,现存的国际法律规范,既有基本公平合理、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发展中国家权益的“良法”,也存在不公平不合理、损害发展中国家权益的“恶法”。因此,国际法学研究应当对国际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整理,推动破旧立新、开拓创新。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学理论新体系,是时代赋予中国国际法学人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

  研究治理变革的相关主张。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与时代潮流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新焦点,也理应成为中国国际法学者的关注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业,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相关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中国要引导利益不同、见解相异的各方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力气。这就需要国际法学者贡献力量,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我们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让全球各方聆听到清晰、坚定的中国话语,从而凝聚人心,共同将这种体系变革由理念变为现实。

  立足中国实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引进了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法学理论。这些理论往往立足于那些国家各自的实际,以其国家利益为核心。因此,其中难免蕴含着维护发达国家既得权益、维护国际旧秩序的内容,不符合中国实际,在实践中可能侵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应有权益。因此,中国学者很有必要在学习借鉴有关国际法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从中国的角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来研究和评析当代国际法,敢于和善于开拓创新,逐步确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学理论新体系。

  学会自主鉴别。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中国学者既要谦虚谨慎,认真学习和吸收有益的知识,切忌闭目塞听、妄自尊大;又要敢于和善于对外来的种种所谓权威理论或时髦学说加以鉴别,切忌妄自菲薄、盲目附和。应平等地参加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见解,发出中国的正义之声,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为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