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体育产业经济社会的新生力量
李克敏
//www.workercn.cn2015-05-18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体育产业是生产体育服务产品的产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强健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为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为此,在新的经济社会形势面前,在新的发展常态下,正确认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分析我市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发展的状态,明确目标、清晰任务,使体育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新生力量至关重要。

  一、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社会对体育产业的需求程度和需求范围决定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增长,强身健体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和必然,体育可以满足人民健康健美、娱乐休闲、审美交际等需要。在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中,人们的消费结构得到了完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体育在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为创建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体育需求的不断扩大也促进了体育由计划经济的福利事业模式走向大众参与、娱乐观赏、交流交际的新兴产业形式。体育产业逐渐成为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2220亿元,占GDP比重为0.55%,2013年全国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3563亿元,同比增长10.82%,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到0.63%。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体育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参与性以及发展特性,使其具有不能完全为先进技术取代、不能孤立独自发展的特征,因此,体育产业的融合性强,带动性强,由体育活动而衍生的体育装备制造产业链、体育中介服务体系、体育培训及教育等辅助服务系统,构成了体育产业庞大的就业机会,其解决社会就业方面的能量正在逐渐释放。

  二、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天津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计民生不断改善、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覆盖面广、发展态势不断优化的特点。

  1.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在体育事业及产业的发展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民计的改善,在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资金上给予了巨大的投入,换来了我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全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包括全民健身路径在内,天津市共有16233个体育场地,总场地面积3118.7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2.12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市各类体育场地累计投资17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80亿元,投资最多的前三类体育场地分别是体育场馆类、大众室内运动场地和大众室外运动场地。从2004年到2013年,我市体育场地建设取得极大发展,新建场地14110个,占全市16233个体育场地的86.92%。拥有奥体中心体育休闲聚集区、团泊体育健康产业园两大体育功能区,逐步完善区域级、城市级、城区级、市镇(社区)级和小区级五级配置的体育场馆设施体系,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体育项目实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门类基本健全。

  我市体育产业现已基本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装备制造、服务贸易、体彩销售、体育旅游、体育中介、运动康复为主的体育产业体系。2014年我市体育彩票销售6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后盾。另外,产业门类基本健全,细分的体育服务市场正在兴起,体育与传媒、旅游、文化创意、康复养老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显现,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的档次、规模、种类逐步增多,涌现出了高尔夫、马球马术、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滑雪滑水、汽车运动、越野登山等时尚运动项目,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3.以社会投入为主体,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社会资本投入的体育产业,不论是体育赛事、体育项目还是体育产品,按照市场发展规律要求,重视品牌效应,重视创新发展。我市目前拥有体育中介类上市企业两家,主导举办的马拉松赛、自行车赛、龙舟赛等品牌赛事,影响力逐年增加;体育产品制造的春合体育用品、梅花运动衣、729体育产品,近年来通过整合重组创新发展,逐步焕发新的活力;良好的发展环境、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也吸引了舒华、好家庭等一批国内知名体育品牌落户津门,西青、宝坻、静海、武清等区县都做好了迎接体育产业落户的措施准备;体育服装、用品、户外装备等产品的出口,近年一直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

  4.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日益壮大,但体育在服务业中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虽然拥有众多体育制造企业,但缺乏龙头带动企业,产业链没有形成;我市举办过东亚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单项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以及国际马拉松赛、环中国自行车赛、国际网球公开赛、国际汽车漂移赛等大型商业性赛事,但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没有充分体现,观众参与热情没有完全激发;政府虽然加大投入了基础公共体育设施,但还未能满足群众的体育消费需求,市内六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各类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不高,对群众健身的指导、培训、康复等服务发展缓慢,不能同步满足运动健身需求等,这些都制约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快速形成,阻碍了社会资本投资体育的渠道。

  问题就是切入点,问题就是突破点,这些问题对政府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引导方向、破除障碍方面提供了思考和决策参考。

  三、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体育产业是体育融入经济、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务院46号文件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天津体育产业而言,就是要围绕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消费增长的新常态,立足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形势,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改革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天津举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良好契机,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体育消费。

  1.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互动发展。

  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同样应将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引导大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健身意识,通过完善各级体育设施规划和布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馆、扩大各级各类场馆向公众开放力度等措施,运用产业化、社会化手段,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满足群众的健身健康需求,让群众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充分体会到“获得感”。同时,将体育产业作为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转变体育发展方式,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职业体育改革、足球改革、赛事改革、场馆运营改革等,推动机制体制创新,形成科学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协调发展。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主动向社会敞开体育大门,释放优质体育资源,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参与体育发展,形成全社会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立市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奖励、运营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场所;通过将体育企业纳入服务业、科技、中小企业专项支持范围,提升体育产业的社会吸引力。在激活市场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取消不利于体育要素流动的审批和限制,制定完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项目和体育基地建设、提供体育服务产品、参与场馆设施建设运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参与职业体育发展、建设体育休闲服务设施等,通过打通社会资本的进入渠道,加入智慧体育、电子商务等概念,培育多元供给主体,提供适应群众需求、丰富多样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推动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

  3.坚持发展体育产业与促进体育消费共同发展。

  拉动消费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以促进消费作为着力点和出发点。要充分认识到,群众参与体育,除了强身健体以外,还有精神文化的需求,免费的体育产品并不能满足大众需要,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差异化、差别化的体育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是发展体育产业、拉动体育消费的切合点。丰富的体育健身活动带来的是健身消费,拉动的是运动服装、体育器材等体育装备的消费;精彩的体育赛事收获的是门票、广告、品牌、餐饮、住宿、旅游等一系列服务业消费以及地区形象的塑造。因此,体育拉动消费一方面是要挖掘本体产业的优势资源,释放体育资源能量,同时要融入整体社会中,通过与互联网、健康、教育、文化、旅游、传媒等行业融合,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消费,开发中高端和特色消费,提升整体消费规模和水平。(天津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