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加快建设效能政府 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www.workercn.cn2016-08-22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是我国新常态下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检验政府改革工作的一条主线。

  政府既要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从自身角度进行审视和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责任政府。

  加快建设效能政府,有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前,甘肃行政管理学会联合甘肃行政学院等单位的学者专家,举办了政府效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研讨会,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本版选发部分文章,供读者参考。

  关键是要有一个高效能的政府

  宏观上把握好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棋局,关键是要有一个高效能的政府。

  高效能的政府要做到思想革命,观念更新,顶层设计,方法创新,高效行政。思想革命就是要从思想高度深化对这一重要战略的认识。明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的内生动力、优化外部环境。更新观念就是要从过去单一的调整需求侧观念改变为现阶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重在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主要通过优化市场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有效供给,降低无效供给,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实现经济增长。顶层设计就是要通过政府对市场供给方面作出结构性调整。面对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点和经济发展动力转换节点,政府需要做好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方法创新就是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通过方法创新集中消化我省各行各业低端产业过剩产能,通过方法创新加快发展中高端产业。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效行政就是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真正做到决策科学民主、执行坚决有力、监督透明公正。紧紧围绕建设廉洁政府,坚持从严治政。紧紧围绕建设责任政府,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责。

  效能政府的效能体现在不断从宏观方面推出稳定的政策,以保持符合实际的政策相对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体现在不断从产业方面推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准确定位我省总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重点支持发展前景好的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体现在不断从微观方面体现出相对灵活的政策,以在坚定执行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前提下,不断优化我省供给与消费的市场环境,既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投资环境,又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消费环境;体现在不断从改革方面推出实的政策,以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体现在不断从社会方面体现出托底的政策,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切实保障我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和稳步的提高。(叶进,甘肃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兰州理工大学教授)

  重点是补齐法治和服务的短板

  在政府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政府寄予很多希望,诸如责任、廉洁、廉价、阳光、民主、公正、效率等等,而法治、服务、效能是现代政府的“现代性三要素”或“基础三要素”。

  效能政府就是正确地行使职能和权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管好自己该管的事、在职能上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的政府。行政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要义是建设效能政府。政府之所以还要吃力不讨好地去管一些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根本原因在于跳不出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的有效途径就是“放、管、服结合,三管齐下”。改革任务主要在供给侧,重点是补齐法治和服务的短板。一旦各级政府尊崇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真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依法自律,树立人民本位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把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维护公正作为自己的主业,则效能政府建设指日可待,人民满意即有望实现。

  补齐法治建设的短板,首要的是确立法治理念,增强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政府的法治供给,重点任务是行政立法,包括立法机关直接授权委托的行政立法和依据根本大法(宪法)、基本法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相应实施意见、配套法规及行政管理规章等准立法行为两大类。具体包括针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法律规范、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的法律规范、对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三个方面的内容。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必须把公共服务创新,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作为改革重心。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对改革的认同感,必须满足两种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是私人产品的市场供给,二是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曹闻民,甘肃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行政学院教授)

  不断加强公务员思想建设

  建构效能政府,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有效性的内在要求。不断加强公务员思想建设,以思想引导来凝聚人心、规范行为,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公务员队伍,是建构效能政府的应有之义。

  当前,随着准入门槛的日益提高和教育培训的日趋完善,公务员队伍的行政职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较大提升。然而,在社会文化环境多元化、公共行政事务趋向复杂化、行政管理体制尚待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下,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利于效能政府的构建。具体表现为,传统“官本位”“对上不对下”等观念导致的服务意识淡漠、工作拖沓懈怠;对“权、责、义”界限把握不明晰导致的推诿扯皮、消极被动、责任意识缺乏;日趋复杂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导致的压力感、倦怠感;重复性工作引起的工作热情降低、个人价值感缺失;法治意识淡漠引起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然而,与构建效能政府对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不相匹配的是,当前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能力相对不足。具体而言,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思想产品供给存在着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成果偏多,创新性、突破性的中高端思想产品相对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服务供给存在着供需错配、教育内容空泛、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欠佳等问题。

  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能力决定着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因此要从供给侧出发,实现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首先,在思想产品供给中,要优化供给结构。要洞察公务员群体的思想动态,深刻剖析影响公务员群体思想观念的主客观因素,把握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增量,注重思想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使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结构合理化、均衡化,推动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发展。其次,在教育服务的供给中,要打造精品课程,实现精准供给。要深入公务员群体生活工作实际,针对公务员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具体要求,以提升“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等基本能力为教育框架,既注重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等集中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又适时开展常规性、生活化教育活动,以供给的优质化和精准化,满足和适应公务员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铸牢效能政府构建的思想防线。(王学俭,甘肃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从三个环节整体推进

  效能政府公共行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围绕以下三个环节整体推进。

  一是政府定位。政府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最佳配置资源,因此,政府必须从某一些领域退出,或者将一些职能弱化,这是市场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政府官员定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官员日趋职业化、专业化,政府官员的地位随着政府职能的到位而相对专职化。三是制度建设定位。这一定位涉及政府怎样设立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如何运转、决策科学化怎样落实、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怎样实现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政府改革应该推进好下列工作。一是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决策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是效能政府公共行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功的标志。只有这样,政府的决策才能在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其决策才能不失时机,迅速果断,取得科学的实效。二是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无论什么样类型的政府,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领导都居于核心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行政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覆盖全社会、全民的公共活动,公共行政领导以承载公共使命、公共责任为自己的职责。因此,服务是公共行政领导的本质,公共行政领导的核心作用就是在对法律和道德心怀敬畏之心的前提下,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戒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促进形成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现代公共行政的法治精神表现在确认法律为管理的最高准则,效能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一定要依法进行。效能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还要依德进行,法治和德治在政府公共行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就是促进形成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公共行政系统有责任和义务为弱势群体和个人提供诸如扶贫、救灾和生活保障等援助。(马进,甘肃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政法学院教授)

  把深化改革作为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是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到对既定供给结构背后利益结构的改变问题,涉及到对创新创业、培育新产业体系和新动能的激励问题,也涉及到能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问题。因此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动力和保障,消除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等。

  供给侧结构改革不能就供给论供给,而应在科学认识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前提下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互动。我国当前在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生产领域的产能过剩、流通领域的库存积压和金融领域的债务风险不断增大。这种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我国企业盲目扩张、经济发展方式滞后的结果。同时还与我国持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去产能、去库存必须要降成本、扩大需求,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消费需求,在需求侧发力。(张存刚,甘肃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兰州财经大学教授)

  提高政府效能的路径选择

  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政府效能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的具体体现。

  从经济意义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产能过剩、楼市库存以及债务风险提出的措施,其目的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促使生产的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从效率性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制度供给。它以减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突破,在运行机制上,通过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激发地方政府改革的积极性,通过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拓展公民和市场的活动空间,调整政府的权力边界,提高行政效率。

  从效果性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解决的重点是供需错配、资源配置扭曲、经济转型升级长期不到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会加大对价格、监管、司法、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的系统性改革,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从而推进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平衡,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从公平性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对各种资源的重新分配。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逐渐形成理性、公平、竞争的环境,但市场中依旧存在着不当竞争、非法垄断、违背诚信等不良现象,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校正市场无序竞争的弊端,引导经济环境向良好有序的方向发展。(李冰心,甘肃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行政学院教授)

  政府作为是关键

  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作为成为关键。

  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给政府、市场、产业和企业带来一次根本的转型调整,核心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只手”的关系,既要理清边界,又要协调配合。对政府而言,就是加快转变职能,围绕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变化,处理好地方与全国、当前与长远、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突出政府引导作用,统筹做好“加减乘除”,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二要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和发展思路已然清晰,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结合实际,增强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要增强地方政府对世情、国情、省情的充分认识和科学判断能力,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政策重点。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优化供给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新动能是供给侧改革未来的重点。要把供给老化、供给过剩的产业的生产要素,人口、土地、资源、资金转移到新兴产业,形成新动能。通过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对落后过剩产能实行关停退出一批、转型升级一批,通过“互联网+”等加大改造升级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好扩大增量。进一步扩大开放,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创造新供给。要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既要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又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注重发展软经济,我国软产业占比不足50%,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才能引领中国经济开启增长新周期。

  三要着手破除体制机制约束。要减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流动机制约束,提高劳动供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对土地的供给抑制,提高资源的供给效率,降低地租和资源的成本;减少金融抑制,提供金融供给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减少创新抑制,提高创新效率,降低技术成本。(蔡小平,甘肃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涉及政府宏观政策的问题。如何实现政府“有所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简政放权”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头戏”,诸多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下放,激发了社会和市场的活力,优化了政府的职能。未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要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改进和规范审批行为,推广网上并联审批等新模式,大力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等。这些措施对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要全面公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得法外设定权力。

  坚持放管结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强监管的困难程度不亚于简政放权。要把该管的管好管住,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社会公平发展的重大事项要加大监管力度;要加强对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在权力下放的同时,强化调控和监管;要加强市场监管体系以及一些创新领域的监管力度;要加快健全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重点整顿破坏市场的典型行为,切实维护改善市场经济秩序;要建立健全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

  优化服务改革,营造良好环境。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一方面要提高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效率,继续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工作,加大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投入,强化与民生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卫生、养老、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政府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崔吉磊,甘肃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