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改善社会心态须提升“软治理”
马福云
//www.workercn.cn2015-09-15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诸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后是不良社会心态在作祟。人们的不良社会心态每每遇到突发事件、公共事件都会放大其负面效应,给社会治理带来消极影响。当前,我国的社会心态问题比较严峻,“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形势并不乐观。党中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以法治手段推进社会治理要求。在法治作为外在硬约束的同时,心治、涵养积极的社会心态无疑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挥人们内在软约束的基础性工程。

  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攸关表里相互影响

  社会心态是基于特定社会背景而产生、弥漫于人们之间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社会心境状态。它存在于整个社会氛围中,通过人们社会行动中的情绪、情感、认知以及价值取向反映出来。社会心态具有感染性,在一些敏感社会事件中,伴随人们的情感、情绪、气氛等不断感染而出现波动和变化。

  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写照。它是人们对当前社会治理状况的反馈与感知,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治理,对社会治理发挥着推动或制约作用。良好的社会心态可奠定社会治理基础,营造社会协商共治氛围,进而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绩效。社会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其中,需要相互沟通和协商,达成满足社会整体利益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各方良好的社会心态至关重要。因为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参与各方立场态度、思想认识、情感倾向和思维方法的大致统一。缺乏良好的社会心态,相互之间容易趋向“零和博弈”,难以相互合作、共谋发展。近年来发生的很多群体性事件说明,不良社会心态是诱发各方之间不信任、相互猜忌,进而相互对立冲突的重要因素。

  社会治理是各方通过集体行动而达成的,离不开良好社会心态的支撑。社会治理参与方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而社会治理的目的就是基于人本原则,通过相互协商,实现资源共享、情感共鸣,促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团结合作。这不仅需要以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还需要以心智来约束人们的情绪。人们的心态决定其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决定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去做,而这是社会治理中最重要、最深层的东西。因此,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的隐性前提,决定了人们的外在行为,并影响着社会治理的状态。

  影响社会心态的关键因素是预期管理的缺失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逐渐转型。经济市场化成为社会转型的强大推手,在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推动社会利益再调整、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使得不同社会群体获利机会变动,导致社会阶层发生多元分化,人们之间的社会差别显著扩大,部分民众在相互比较中压力倍增,生发出一些非理性社会心态。

  2011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系列评论,关注社会心态问题。其后,对社会心态的研究逐渐增多,出现一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如,有专家学者提出,当前我国社会心态有不少消极方面,给社会平稳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有专家学者经过问卷调查,列举当今社会存在的典型社会心态病症。

  各种不良社会心态背后是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是人们改善生活的期望未能实现,折射出经济发展成果民众缺乏共享,没能转化为提升民众幸福的现象。在社会现实中,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仍在一定程度存在,让人们倍感焦虑。和谐社会建设在局部地区以管控方式去追求,甚至压制正常维权,使得民众合理利益诉求难以表达,加之少数官员权力寻租、暗箱操作,从而生成了民众弱势认知以及仇官、仇富的心态。运动式治理导致政策措施调整频繁,人们无论遇上什么优惠政策都会感到自己吃亏了,各种不确定、不信任心态由此生成。政府推动的社会变革对所有人许诺以美好生活预期,但是,这种美好预期对所有民众而言,不能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达到。社会预期与社会现实形成巨大反差,这是导致不良社会心态滋生的最重要原因。

  预期是人们潜在心理动机和现实社会行为的中介,预期驱使下的行为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人们是理性的,会对自己行动的条件和后果进行预测,因此可以采取预期管理方式影响人们的未来预期,引导人们的心理及认知,调整、协同人们的社会行动,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改善社会心态需要提升人们的社会预期管理

  经济增长提高了民众的生活预期。但是,社会现实决定了民众生活水平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同时社会转型产生的资源再分配、利益分化中的不合理因素助长了非理性心态的蔓延。对此,引入预期管理是必要的。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推行“预期管理”、调整社会预期,正是看到了其对经济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心态的重要影响作用。

  提高对预期管理的认识,强化预期管理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预期管理的认识,普及预期管理知识,提高政府预期管理能力,将引导社会预期放在重要位置,及时采取新闻发布、信息公开等方式澄清社会事实,及时回应民众期待,增进交流互动,推进政策制定执行更为完善,从而稳定引导社会预期,培养理性的社会心态。

  夯实民生保障基础,稳定普通民众生活预期。实施社会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发展权益,是预期管理的基石,也是稳定民众预期的起点。要确保普通民众分享经济发展红利,保障其合理的社会生活水平与社会生活形态。同时,确保普通民众的发展权,引导普通民众通过自我努力改变自身地位,强化教育优惠和就业扶持,确保其获得良好教育就业机会,以防止弱势群体出现失衡失望心态,稳定全体民众的底线预期。

  把握不同阶层的利益期望,努力凝聚发展共识。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及其不同的利益诉求,要采取阶层分析方法,对不同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不同阶层群体的心理期待。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交流,有的放矢地对其利益期待进行引导,通过协商求取最大公约数,凝聚经济社会发展共识,引导形成共谋发展的社会心态。

  推进普通民众参与决策,推动稳定预期的形成。扩大公众参与,让不同社会阶层及群体进入决策过程,表达其利益诉求,使得社会政策更为公平合理,以提升社会政策的包容性和稳定性,使其最大程度保障普通民众利益。政策稳定为稳定民众未来预期、防治预期管理的不确定性创造条件,有利于民众形成对未来的合理预期及平和的社会心态。(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