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发挥文化底蕴优势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杨峰
//www.workercn.cn2015-01-08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更系统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结合渝中区的具体实际,努力把我区打造成文化强区和文化创意名城,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就要求我们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抓紧完善政策措施,拓宽文化市场,加强文化领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人才培养,做到以文兴业、以文塑人、以文立城,充分发挥文化底蕴优势,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出台合理规划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将为文化资源的发展指引出一条正确的路径,促进文化发展工程化、目标化、项目化、具体化,这对于增强区域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要在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文化的前提下,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做好实现各个时期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力争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早发声势、勃发雄势,努力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高地。

  政策的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应重点完善文化领域的政策,优化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适当放宽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降低准入门槛,多渠道、多元化吸纳社会资本,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拓宽文化领域发展空间,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作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可或缺。加大文化产业资金投入力度,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进一步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保障方式,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还需鼓励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支持企业依法新建、改建、扩建文化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扶持企业投入研发原创动漫、游戏及创意作品,推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业发展机制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领域,涉及理论宣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发改、财政、工商、税务等多个职能部门。就渝中区目前来看,文化领域还存在着多头参与、多头管理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底蕴优势的发挥。为此,应完善已有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渝中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明确其权力与职责,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应逐步健全街道文化机构,完善各层级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服务。同时,推动成立一些文化产业的行业协会,一方面促进企业自律,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行业资源共享。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及时更新人才观念,建立切合实际的人才识别和使用机制,合理引进文化领域的各类急需人才。还要定期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些文化人才培训,充分利用重庆本地高校和培训基地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领域从业者的职业素质、道德素养,充分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此外,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些面向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提高文化人才的相关待遇,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文化建设工作上来。

  积极培育优势企业,拓宽文化领域市场

  培育优势企业,首先需要做大做强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因此,要重点扶持一些具有市场风向标或潜力巨大的文化企业,积极培育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增强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力。还要加紧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打造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为文化产业发展积蓄后劲。

  扩宽文化市场,应持续发展各类品质高、声誉好的文化产品的营销市场,加强职能部门调控,择优汰劣,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合理流动、文化企业充分竞争、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办事处)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