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法治文化三度
任生林
//www.workercn.cn2015-04-21来源: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儒林书记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我省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这对于推动法治山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法治文化是在建立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以及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法治文化的“宽度”,是指法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法治文化至少包括法治精神意识、规范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载体等多个方面。法治精神意识包含了人们对于法治国家建设的一系列理想和正当性的价值追求,法学家的思想、观点、论述即属精神意识层面。法治规范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种法律规范总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制定施行了230多部法律、8000多部法规,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行为方式是指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体现了我国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方式的确立。法治物质载体是指体现法治文化的物质,如我省建立的全国第一家司法博物馆、皋陶雕塑等等。

  法治文化的“厚度”,是指法治文化的传统和渊源。我国是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历史上人治占主导地位,但是也有法治文化的因素,如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儒家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都有法治的理念,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战国时期,李悝、吴起、西门豹等法家在魏国的变法和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韩非子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法治思想,荀子的“引法入礼、礼法统一”的法治思想,代表了三晋先贤为中华优秀法治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欧洲国家法治文化首推古希腊和罗马,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思想中已经有了法治文化的萌芽,而波利比、西塞罗等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关系,对后世的分权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近代,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法治思想,为现代西方国家实行法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地理环境、统治方式以及人们思维习惯等各种因素,欧洲国家具有深厚的法治文化传统。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逐步交流和融合,我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法治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建设做出具体安排部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表明对法治作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法治文化的“广度”,是指法治文化在哪些领域和层面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立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不仅要依法行使好职权,更要有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方式;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守法,模范用法,坚守宪法法律不可逾越的底线,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工、青、妇等社会团体以及全体人民群众也要有法治意识,做守法的组织和公民。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都要做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模范,在全社会培育法治信仰,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法治文化的宽度、厚度和广度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宽度是核心,厚度是基础,广度是目标,没有宽度和厚度,也就没有广度。只有不断完善法治思想、法律制度,改进法治思维方式,健全法治物质载体,丰富法治文化传统,法治文化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才能进一步深入人心。

  俗语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法治文化就像罗马城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法治社会建设中逐渐沉淀下来的,不仅存在于法学家的著作中、法律条文中,更主要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日常生活行为中。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点滴中慢慢形成法治思维方式吧。(作者为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