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一枚玉琮的故事
杨雪
//www.workercn.cn2015-12-0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比如考古学家首次判定玉琮分为多个价值等级,不同等级之间不可混淆甚至不可转赠。不同的等级依据以下四个标准来分别确定,首先是玉的质量、大小、颜色;其次是整体的制作技术水平;三是特殊技术如浅浮雕、微刻技术的有无及精细程度;最后是象征符号构造的差异。事实上,良渚文化大量玉器中,制作技术与精细程度参差不齐,琮王、钺王一类制作精细的玉器数量极少。

  与技术相对应的则是在良渚文化的玉器生产中,亦存在金字塔式分层,从原料的获取到搬运,从切割成形到最后的精加工,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空间实现的,而是通过流水线实现的。民间玉工可以参与采集玉料、初步加工或者制作简单玉器,他们可能需要向贵族阶层上呈玉料和玉器素材;贵族以至王室则控制高级玉器的制作,特别是玉器表面的微刻技术,包括那些代表神权的象征性的符号的创作,应该都由统治阶层垄断。

  据此再往上推论,大规模的用玉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一个相对规范有序的社会组织来支撑,需要一个信仰与精神上高度认同的社会结构来维系。权力与信仰最直接的体现应该是对与玉相关的产业及领域的不同程度的掌控。

  良渚文化最终的消亡,被认为与玉资源枯竭相关。这样的揣测并非全无道理,毕竟当一个社会有过多的人投入到玉器生产的方方面面,当追求玉器的高等级成为一种时尚时,尤其是当一个社会的信仰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文化时,一个社会的活力也会逐渐丧失的吧?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