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共话新中国文艺
//www.workercn.cn2016-01-08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更多

  

  祝东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我从大家给我的启发为出发点谈一点感想。

  我觉得谈新中国文艺一定要对比我们当下,或者说这几十年新中国文艺和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文艺。90年代以来文艺的一个特点我把它概括为情感的枯竭,文学领域的小说也好,诗歌也好,小说甚至还有一个说法叫“零度写作”,在作品当中一点不出现情感的因素,诗歌也是一样。而从一般规律来讲,文艺创作的前提要有一个比较丰沛的情感土壤。没有情感的土壤,只靠一些技术的方式推进,文艺是干瘪的。而这种文艺特有的情感,一种高尚的能够和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的情感,不是没有来由的,本身也是有前提的,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才能产生。新中国文艺这几十年在我看来是一个千年不遇的文艺史的阶段,我们看新中国文艺的感情的确极其充沛,这是构成新中国文艺的重要因素。

  这个感情从什么地方来?还是要追溯近代以来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近代这个词特别有意思,我注意到西文只有一个现代。我们既有现代、也有近代,我们为什么多出了一个近代?欧洲的历史很清楚,就是古代中世纪,或者叫中古,然后就到了现代,从文艺复兴或者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进入了一个现代。中国多出了一个近代,这个近代是怎么多出来的?中国1840年以后被西方“打”进了现代世界,我们没有顺畅地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而是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半殖民、半封建的阶段,而这100多年的近代史对中国来说是特别复杂、曲折、屈辱的阶段。从1840到1895年以后,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开始,整个中国社会,中国的民间精神一下子就开始触底反弹,生发了中国精神。这个中国精神经过萌芽、生长、鼎盛,到了革命时期出现了高潮,到抗战、建国、大跃进、文革都是这样一个特别激进、特别亢奋的走势,再到文革后期的泡沫化,泡沫破碎到80年代、90年代,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曲线的过程。只有从曲线上升阶段和鼎盛阶段才能理解我们新中国文艺,那样丰沛的情感支撑推动着各个艺术门类大发展、大繁荣。而这个情感的确是特别真挚的。这是我对新中国文艺情感前提的一个理解或者解释。

  (根据座谈会发言材料整理)

1 2 3 4 共4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