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阅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洪亮 王雨娃
//www.workercn.cn2016-04-20来源:成都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日前,2016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开幕,大会表彰我国一些城市在推进全民阅读中起到的标杆作用。在“2015十大数字阅读城市”颁奖仪式上,成都、深圳、北京等城市获得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称号,成都居首,可以说,成都拥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成都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可。为进一步激发全面读书的热情,本期《理论周刊》出版《阅读与思考》栏目,邀请专家学者为我们勾勒阅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99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设立,致力于推动全世界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这一天见证了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洛丽塔》作者纳博科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内斯的出生,也目睹了莎士比亚、《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等多名伟大作家逝世。

  成都人十分热爱阅读

  成都夺冠 《2015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数字阅读城市指数榜单中,成都、深圳、北京名列前三。

  阅读时间 成都每月人均阅读天数为5.1天、每月人均阅读数量为7.4本。去年成都数字图书馆的访问总量达276万篇(册),服务读者约150万人次。

  社区书屋 成都数字图书馆已建立起覆盖15个主流商用数字资源、30个子类共计约8800万篇(册)、55TB的海量数字图书馆平台。自2005年以来,成都市建设社区(农家)书屋3000余个,实现了全域成都全覆盖。

  2015年国民阅读情况

  阅读量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阅读量略有上升。

  手机阅读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增加了28.39分钟。

  未成年人阅读 2015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图书阅读率为81.1%,较2014年增加4.5个百分点,显著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为7.19本,较2014年减少了1.26本。

  历史:述往事、思来者

  自从文字出现,人类阅读的历史便已开始。《说文解字》中,将“阅读”拆分来解释,“阅,具数于门中也。”引申为阅览:“读,诵书也。”引申为观看。随着语言发展,阅读慢慢合并为一个双音节词。在远古之时,阅读可以学习先人总结的知识与经验,提高人类生存下去的几率。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阅读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培养品德情操、发泄内心苦闷、进行审美或娱乐……

  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的生产被统治阶层牢牢把控,具有一定地位的贵族或官员才能够接触到书籍,读书人对于藏书也多是“重藏轻用”,很少与他人分享。直到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产生,知识共享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图书才走下神坛,使阅读成为人人都可以享受的乐趣。书籍的大众化,使阅读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如今,阅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社会是否阅读、如何看待阅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品质和发展潜力。

  现在:面临阅读不足问题

  阅读在今天的中国有着至为重要的地位:首先,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吸收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阅读就像树木的根系,从文化的长河中汲取着养分,只有深广的根系,才能支撑起繁茂的参天大树。中国文化与西方的科学精神不同,它讲求的是微妙、朦胧的美感,追求“神”而不追求“形”。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城市,我们已经难以切身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更别提“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神话幻想。这个奇妙的精神世界,除了阅读,鲜有其他途径到达。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方式,事实上,要了解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化,都无法绕开阅读,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注定走不长远的。

  其次,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阅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以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尽管已经有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但阅读仍旧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或许这会被人斥为功利,但为何读书就非得虚无缥缈、玄之又玄?如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先生所说:“为了让人多读书,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读书,就需要使社会正当的功利得到贯彻。”读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它有着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更现实的社会意义。

  最后,读书可以解答一个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始终是哲学中排名第一的终极问题,也是一个人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所必需解答的问题。正如人对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追寻永无休止,阅读也不是一时一地之事,而应是伴随人一生始终的过程。当然,阅读不能保证解答这个问题,但阅读一定可以将那些有精神追寻的人和浑浑噩噩、麻木空虚的人区分开来。

  然而,当下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文化流失、阅读不足的问题。2015年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册,电子书阅读量为3.22册,同年美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2册;2013年韩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2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虽然近年来人均阅读数量持续上升,但浅阅读、娱乐化、泛读浏览等阅读倾向正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阅读质量。

  这种差距不能单纯归结于我国国民的阅读意识差或者发展水平不足,而是阅读和教育观念的差异。在欧美国家,“提倡阅读”不会被常常挂在嘴边,因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学就已经开始。美国中小学就会布置大量阅读作业,和遍及全国的社区图书馆一起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能力,等到成年时候,阅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何须刻意强调?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阅读如果不受指导,提前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任凭他们自由发展,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质量良莠不齐的读物影响。北京大学的王余光教授就非常提倡建立家庭藏书,从小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读书习惯的话,他一生都受用无穷。”

  未来:属于数字阅读的明天

  “数字阅读”,或言“电子阅读”,在学术上有种种各不相同的定义,但对于人们来说,在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上阅读各类信息,应该早已成为了生活中的常态。手机阅读的普及、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科学期刊和纸质图书的数字化……网络已经渗入了阅读的方方面面,网络浪潮给阅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不可否认,数字阅读有其方便性和广泛性的优点。在大众阅读方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数字阅读率在多年的急速增长之后,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全社会的媒介化和自媒体导致的信息爆炸,信息呈现方式变得更为多元化,出版业的边界日益模糊,手机、电子游戏等纷纷加入数字出版的行列,传统出版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遭受了严峻挑战。甚至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也在2012年宣布,将停印已有244年历史的纸质版本,从此只提供数字版。

  科学研究领域对于网络文献的依赖就更加明显:学术期刊要价不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纸质期刊寄送需要一定时间,阻碍了学术资源的跨国获取与交流。而数据库极快的更新速度、准确的统计与索引、多样的检索入口以及便捷的下载获取,使得期刊数据库成为了如今科研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副教授吴燕认为:“总的说来,人们阅读的总量和总时间并没有减少,宽泛意义上的阅读危机并未出现”,人们只是选择了另一种不同的阅读工具罢了。

  当然,数字阅读也同样伴随着种种缺点,许多人对于网络正在侵占我们的时间感到忧心忡忡。著名作家布雷德伯里抨击现代种种简化本、缩略本,以及人们快节奏的浮躁阅读:“名著被删减成15分钟的电台话剧,接着又被删成两分钟的图书专栏,最后紧缩成词典上10到12行的文字概要。”他认为这样的浅阅读所读到的“不过是一堆枯骨”。在这个阅读转型的时代,人们面对的问题,除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还有:“我们怎样读才能算作读书?”

  实际上,我们应当看到:网络阅读并不一定等于浅阅读,而阅读形式的变化也并不一定等于文化的退步。数据库和电子文献的使用不仅没有抑制、反而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进步,就是最好的例子。重要的不是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是读什么、怎样读——正如著名作家余华所言,“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图书是否会消失,而是阅读是否会消失。只要阅读仍然存在,那么用什么方式去读并不重要。”

  目前,数字阅读最大的问题,是网络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阅读质量相对有所不足。不过,已经有专门的阅读器如kindle等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界面,豆瓣阅读等APP也在设法优化注释、插图等的显示,相信有一天,人们无论想要感受纸质书籍带来的厚重与情怀,抑或体验数字阅读的方便和科技感,都能够享受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优质阅读。

  在未来,我们可以预期阅读将会变得更加多元,更加开放:各种听书网站、听书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有声读物资源;视频资源和图文并茂的电子资源使文本更加分散和多元化;语义出版技术通过计算机的语义识别功能,对文章实现内容上的关联;进一步还可以将语义网络运用到数字图书馆中,建立语义图书馆,实现相关资源的集成。在语义环境下,我们无需饱览群书,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循着元数据找到各种各样相关的文献和典故,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实现知识的“触类旁通”。

  谷歌数字图书馆是我们可以预期的未来阅读模式的一种前瞻性项目:他们从2004年起与图书馆和出版商开展合作,大量扫描图书,将数百万册图书转化成数字版发布到网上供人免费阅览,目标是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图书馆。目前,项目仍在继续,内容包括了哈佛、牛津、斯坦福等多所世界名校的图书馆资源,在线图书超过2500百万册。尽管该项目一直饱受版权问题的争议,但可以想象,未来有一天,所有曾经高不可攀的书籍与知识都将变得触手可及——只要我们愿意阅读。(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