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妙悟”与“独造”的故事化讲述
王福州
//www.workercn.cn2016-07-19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部先后认定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15年底已有近30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去世,在世传承人中70周岁以上的占56%,实施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刻不容缓。同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国家荣誉,是当下提倡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重要承载,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应该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层面。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最大的文化资源要素,传承人作为遗产传承载体,其源头索引和精神引领作用不可或缺。传承人在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扩大有效供给、对接国家转型战略调整、对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3年始文化部探索实施抢救性记录工程,第一批为300名年龄满70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为传承树碑,为匠人立传,如今该工程已列入文化部“十三五”发展规划,记录范围亦将扩展至所有入选非遗名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战略工程。

  一、人格化塑造

  一个鲜活的文化大国形象的塑造,一定离不开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传承者和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重要的工匠群体,对他们进行人格塑造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把文化艺术推向世界最成功、最便捷的办法。近年来,世界表演艺术特别是欧美国家表演艺术影响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人格化的影响。不论传统戏剧、现代舞蹈还是流行音乐,通过一个个大师、一个个明星、一个个传承者走进来。卡拉扬、小泽征尔、穆迪这些指挥家代表的欧美古典音乐,斯皮尔伯格、卡梅隆这些导演、汤姆·克鲁斯这些明星代表的美国电影,以个人的形象走进中国。反观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海外推介,大师、传承人缺少人格化塑造;展览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非遗海外展览展示频繁,多见一件件孤立的艺术品,乃至是谁的作品、为什么好和好在哪里等一系列疑问丛生,以传承者为核心的故事化讲述更是缺乏。

  人格需要塑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国家荣誉,超过了父子、婆媳、师徒以及邻里等家庭血缘关系范畴,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探索艺术的美妙与秩序。我们历来把道德与文章并提,人品即文品,进而拓展到画品和书品。中国讲“文如其人”,西方强调“风格即人”,都标示了不同风格的差异与根源。进一步看,中国人更强调风格中包蕴的伦理道德,即所谓美善合一。传承人是遗产的承载,一个优秀的传承人应具备国学学养、传承功底、创新实践、过人的境界和高尚的品格、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和基于哲学体系的超感性思考。风格表征人格,但风格与人格有时并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同时“文如其人”或“风格即是人”具有普适性。通过对传承人立体多维的记录,在表面与内里的反差张力中,在重重压力下的艰难抉择中,在立体深刻的多面揭示中,展现传承人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行为方式、命运走向和艺术成就,令人信服地彰显其品质、德行和境界,展示传承人完美的人格。

  传承人都有“妙悟”与“独造”的传奇。传承人是各艺术门类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代表,每个人都是本领域或行业的顶尖高手,都有自己的绝活或拿手好戏。记录传承人“妙悟”“独造”的过程,其实就是传承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过程的记录和定格。程派青衣以其标志性唱腔、水袖和手眼身法步驰骋舞台。程派的艺术特色,历经几代艺术家和观众的共同塑造、传承扬弃,形成了独特、深邃、沉静且有穿透力的程派京剧美学。程派艺术不因时空变换而泯灭,离不开几代艺术家全身心贯注,抛却功利杂念,沉下心、俯下身,向传统求教的品格修养。舞台上的一颦一笑、手足间的一招一式,积淀的都是中华文化之美。新科技、新传媒推动文化的转型,古老的文化样式被历史淘汰是难以挽回的宿命。然而,文化的转型未必遵循达尔文的进化论,文化的真正价值往往历经时间的淘洗,才真正让人看得清晰。何况,文化的转型,并不意味着前一种文化就此消亡,或许将被新的文化形态取代。

  传承群体属于这个时代。传承人作为国家荣誉,是重要的工匠群体,具有的特殊感召地位和标志意义,能够推动艺术飞跃,甚至改变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态。厚重博大的中华文化从来不缺少值得追慕的“偶像”,这些“文化偶像”作为遗产承载,为当代人亲近、读懂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打开了通道。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在不断生产明星偶像、制造话题、争夺眼球的语境下,实施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明星是社会流行趣味的代表,“文化偶像”本质是一种映像和投射,是公众文化诉求的承载、自身形象的寄托,沿着“文化偶像”的视线,我们也得以看清前行的路。像徐朝兴、任新航、张美芳、甘而可等优秀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涌现,这些踏实的传承人拥有的优雅、自信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使越来越多的文化创造者成为文化的酵母、时代的偶像,为引领社会风尚、带动一方富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既是艺术规律的必然,也有我们时代的塑造。这些“文化偶像”的出现和备受追捧,使得传统文化熠熠闪光、魅力无限。

  二、故事化讲述

  在众多的艺术属性中,故事化是记录工程的第一特征。抛开噱头炒作、过度包装等低端行为,抢救性记录,遵循以故事为本质内核的艺术规律,同时处理好创意与实操、内容与形式、历史与当下、共性与个性等辩证关系,才能让传承人的故事充满魅力并充盈筋骨味道。故事化讲述除了本真记录、口述史和艺术成就等外,动人处主要包括技艺绝活、经验思想、风格特征和选徒眼光等看不见的部分。

  故事化是传播弘扬的捷径。对传承人进行记录肯定离不开作品,作品表征艺术成就,但作品不是孤立的,背后一定有传承人和其故事作支撑,比如传统艺术特别是舞台艺术年年都在向外走,流传开来的多是专业院团的躯壳比如京剧团、歌舞团等,展示或表演了中国的艺术,由于缺少具体而形象的人物符号或鲜活的故事承载而变得形象模糊。正如我们从来不笼统地说欧美交响乐来了,而一定是说卡拉扬带着柏林爱乐乐团来了、小泽征尔带着波士顿交响乐团来了,国外的观众也需要知道,是哪一个具体的人,带着他们所擅长的艺术到中国来展演或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者和艺术家既是路又是桥,传播艺术之路不可缺少,同时又是继往开来的桥梁。我们把中国青瓷、钧瓷、漆器、苏绣等优秀艺术精品推向世界的同时,也应该把我们记录的夏侯文、杨志、甘而可、张美芳等传承者的才思与智慧推介出去,作品不再孤单,展览变得有逻辑、有肌理、有品位;故事因有人的参与而鲜活好奇,作品、故事相得益彰并广为流传。

  故事化让传承人充满魅力。“妙悟”与“独造”呈现为传承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透过作品追寻传承人艺术创作心路历程正是抢救性记录的重点内容,按照故事情节设计进行记录,有人物、有情节、有起伏,避免成为乏味的编年史或粗糙的口述史。每个传承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故事,对龙泉青瓷传承人毛正聪的记录从万国博览会的一对薄胎哥窑文武开片挂盘展开,毛正聪几十年如一日致力青瓷烧制,追索青瓷文化内涵的制高点。挂盘釉色似冰似玉,雨滴釉、结晶釉交替突破青瓷1000余年的厚釉青色;巧妙利用纹片窑变,把握金丝铁线纵横走向,将开片纹饰技术发挥到极致,拓展了似与不似的界限;借助现代手段研制并使用半自动修坯机制胎,既保持手工的味道又不拒机器的精准高效,国家级青瓷传承人毛正聪、夏侯文、徐朝兴这些龙泉青瓷传承人群体,让青瓷惊艳世界。河南禹州的国家级传承人杨志、任星航、孔相卿和苗长强等钧瓷群体,以遗产为源头索引,积极探索钧瓷产业化路径,带动当地百姓致富。苏绣队伍中以国家级传承人蒋雪英、张玉英、余福臻、张美芳、姚建萍和赵红育组成的群体,其精微绣、仿真绣、乱针绣交相辉映,昔日女红在经纬天地里,在江南一个叫镇湖的地方续写了新的传奇和辉煌。

  传承人讲述中国故事。从传播学的意义讲,文化传播不能缺少灵魂。没有灵魂,媒体报道评论找不到聚焦点,观众的感情投入也找不到聚焦的对象。中国非遗几乎涵盖了艺术所有门类,记录好并讲好这些传承人的故事肯定是有分量的文化工程,文化大国形象的塑造也离不开这些文化精英。海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道孔夫子的学说、老子的智慧,也是通过孔子、老子这些人格的化身。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被历史记住的也是一个个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一定同时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形象,而且,这个形象要得到举世公认,并真正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大国的形象,一定离不开一个又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有故事的传承者。

  三、系统化统筹

  抢救性记录工程围绕传承人,以人格塑造为重点,突出精神和意识,记录传承人的妙悟与独造过程,全方位展开故事化讲述。传承人作为精神上的使者,其使命由价值观决定,通过某种外在的物质形式将内在真理表现出来,创造出可视、可闻、可感的艺术品。艺术品完成后,需要回归社会,向观众展示或者表演,给人愉悦并实现其功能,变成一件有影响的商品。宣传展示离不开艺术品,同时一定不是艺术品的简单聚拢和堆积,有文脉有肌理更有逻辑,甚至每一件艺术品背后都有传承人的故事。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作为重要的文化事项,为防止碎片和零散,必须进行系统化统筹。

  经典中寻求启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工具生产到器皿制作,实用与鉴赏、物质与精神,其间的融通与升华充满玄妙。经典总是带给我们启示,以营造技艺类为例,柳宗元的《梓人传》、李诫的《营造法式》,直至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特别是宋代《营造法式》将所有建筑包括皇宫、寺庙、官署、民居等都以此法式为规矩,发挥了建筑遗产重要的指导和索引作用。这些造物的文明聚合了民间艺术质朴自然的造物内涵,更携带着民族尊崇和承续的文化基因。工匠的智慧除了悦目之美,更有赏心之快。从经典中获取灵感,找寻记录方法,品读体味昔日工匠和今日传承者之异同。

  精神挖掘中体现人格塑造。传承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受世界观、艺术素养、经历、禀赋、气质、学识等因素影响,个人风格影响流派形成,同时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和流派风格最终由民族、时代或流派的代表性人物的风格来体现。艺术门类不同,内在规律各异,记录工程主要通过传承人作品以及人品、威信和艺术成就等方面体现人格塑造。同时重点定格并记录其“妙悟”和“独造”,彰显传承人的人格塑造过程。首先是“妙悟”即创造过程,通过传承人的眼光锤炼,记录其发现部分和整体间和谐、细微的差异以及形式特色的把握能力;透过训练有素的手,实现肉体之眼和心灵之眼沟通的能力,并捕捉灵光闪现;通过创造过程的准确把握,包括触发、沉浸、孵化、灵动、外化和交流等核心环节体现传承人借助艺术进行精神实践的能力。其次是记录“独造”即创造灵感。灵感不受理性制约,都有自己独特的激发过程,要善于捕捉并记录灵光闪现,从艺术和意识层次记录传承人的审美历程和真切体会,完成艺术的使命,将传承人的内心发现用实实在在的证据展示给世人。

  整体统筹中获得灵感。为规范实施这一重要的文化工程,由非遗门类专家、口述史专家和传承人组成的团队,编写了专门用于指导专业工作人员使用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和指导管理层使用的《抢救性记录操作指南》,规范了管理和专业两个层面人员的操作程序。按照口述史的记述方法对入选非遗名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梳理和统筹,年龄上,对年满70周岁的传承人优先抢录;分类上,提炼出各门类的核心要素,比如剪纸类传承人,材料、技法、图案和创新等就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内容上,重点突出他们的“看透”的本事,既看到事物的外在,又关注事物的逻辑,透过作品的巧,展现作者的用心、用脑、用情,同时还要分辨出事物的先验领域;方法上,弱化自然内容描述,强化精神技艺层面的内容,展现传承人掌控物质与精神融通与升华的能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