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定格妙悟 记录独造
——中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述要
王福州
//www.workercn.cn2016-07-2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部先后认定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15年底已有近300名去世,在世的传承人中70周岁以上的占56%,实施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刻不容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享有国家荣誉,是当下提倡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重要承载,抢救记录他们的故事也是抢救我们的文化生态。

  ——编者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最大的文化资源要素,传承人作为遗产传承载体,其源头索引与精神引领作用不可或缺。传承人在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扩大有效供给,对接国家转型战略调整,对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3年始,文化部探索实施抢救性记录工程,第一批为300名年龄满70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为传承树碑,为匠人立传,如今该工程已列入文化部“十三五”发展规划,记录范围扩展至所有入选非遗名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成为文化战略工程。

  一个鲜活的文化大国形象,离不开传承者的人格塑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重要的工匠群体,对他们进行人格塑造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把文化艺术推向世界最成功、最便捷的办法。近30年来,世界表演艺术特别是欧美各国表演艺术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格化的影响。不论戏剧、舞蹈还是流行音乐,通过一个个大师、一个个明星走进来。卡拉扬、小泽征尔、穆迪这些指挥家代表的欧美古典音乐,斯皮尔伯格、卡梅隆这些导演、汤姆·克鲁斯这些明星代表的美国电影,以个人的形象走进中国。反观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海外推介却存在差距,传承人缺少人格化塑造,传承人故事化讲述提升空间亦很大。

  人格需要塑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国家荣誉享有者,超过了传统名师中父子、师徒关系对社会的影响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引领着发展的方向。我们历来把道德与文章并提,人品即文品,进而拓展到画品和书品。中国讲“文如其人”,西方强调“风格即人”,中国人更强调风格中包蕴的伦理道德,即所谓美善合一。传承人是遗产的承载,一个优秀的传承人应具备较丰厚的学养、传承功底、创新实践、高尚的品格。通过对传承人立体多维的记录,展现传承人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行为方式、命运走向和艺术成就,令人信服地展示传承人的人格。

  传承人都有“妙悟”与“独造”的传奇。记录传承人“妙悟”“独造”的过程,其实就是传承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过程的展示。程派青衣以其标致性唱腔、水袖和手眼身法步驰骋舞台。程派的艺术特色,历经几代艺术家和观众的共同塑造、传承扬弃,形成了独特、深邃、沉静且有穿透力的程派京剧美学。程派艺术的传承流转,离不开程砚秋、王吟秋、李世济直至张火丁等几代艺术家全神贯注,抛却功利杂念,沉下心、俯下身,向传统求教的品格修养和“人艺合一”的独特创造。记录这个过程本身记录这些舞台背后的故事就自然可以展示流派艺术的形成之美。

  传承人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工匠群体,具有特殊感召地位和标志意义,能够推动艺术发展,甚至改变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态。厚重博大的中华文化从来不缺少值得追慕的“偶像”,这些“文化偶像”作为遗产承载,为当代人亲近、读懂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时间之门”。像徐朝兴、任新航、张美芳、甘而可等优秀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涌现,使越来越多的文化创造者成为文化的酵母,为引领社会风尚,带动文化进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故事化叙述让传承人的故事具有传播力

  抛开噱头炒作、过度包装等低端行为,抢救性记录只有故事化,遵循以故事为本质内核的艺术规律,同时处理好创意与实操、内容与形式、历史与当下、共性与个性等辩证关系,才能让传承人的故事具有传播力。

  故事化是传播弘扬的捷径。对传承人进行记录肯定离不开作品,作品表征艺术成就,但作品不是孤立的,背后一定有传承人作支撑,比如传统艺术特别是舞台艺术年年都在向外走,由于缺少具体而形象的符号,亦即缺少人格、个性化的符号而变得面目模糊,只留下一些演出院团的名字比如京剧团、歌舞团。可是反观走进中国的舞台艺术作品,从来都没有人笼统地说欧美交响乐来了,一定会说是卡拉扬还是小泽征尔带着交响乐团来了。同理,国外的观众也需要知道,是哪一个具体的人,带着他们所擅长的艺术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者和艺术家既是路又是桥,我们把中国青瓷、漆器、苏绣推向世界的同时,也应该把夏侯文、杨志、甘而可、张美芳等传承者的才思与智慧记录下来并推介出去,使他们的作品不再孤单,使每一个展览变得有逻辑、有肌理、有品位,因为人的故事而流传得更为深远。

  故事化让传承人充满人格魅力。“妙悟”与“独造”呈现为传承人的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透过作品追寻传承人艺术创作心路历程正是抢救性记录的重点内容。按照故事情节设计进行记录,有人物、有情节、有起伏,可以避免成为乏味的编年史或随性的口述史。每个传承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故事。龙泉青瓷传承人毛正聪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青瓷烧制的文人化,雨滴釉、结晶釉交替突破青瓷1000余年的厚釉青色;他巧妙利用纹片窑变,把握金丝铁线纵横走向,将开片纹饰技术发挥到极致。正是毛正聪、夏侯文、徐朝兴等龙泉青瓷传承人群体,让青瓷惊艳了世界。河南禹州的国家级传承人杨志、任星航、孔相卿和苗长强等钧瓷群体,也以遗产为源头,探索钧瓷产业化路径。苏绣以国家级传承人蒋雪英、张玉英、余福臻、张美芳、姚建萍和赵红育为群体,精微绣、仿真绣、乱针绣交相辉映,昔日女红续写了新的辉煌。

  让传承人讲中国故事树中国形象。从传播学的意义讲,文化传播不能缺少灵魂。中国非遗几乎涵盖了艺术所有门类,记录好并讲好这些传承人的故事是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工程。中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一定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形象,真正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大国的形象,离不开一个又一个有故事的传承者。

  抢救记录突出精神和意识,在统筹中形成经典

  传承人作为精神上的使者,通过某种外在的物质形式将内在理念表现出来,创造出可视、可闻、可感的艺术品。艺术品完成后,需要回归社会,向观众展示或者表演,给人愉悦并实现其功能。宣传展示离不开艺术品,但并不是艺术品的简单聚拢和堆积,要有文脉有肌理更有逻辑。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作为重要的文化事项,为防止碎片化,必须进行统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工具生产到器皿制作,实用与鉴赏、物质与精神,其间的融通与升华充满智慧。以营造技艺类为例,从柳宗元的《梓人传》、李诫的《营造法式》,直至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特别是宋代《营造法式》将所有建筑包括皇宫、寺庙、官署、民居等都以此法式为规矩,成为建筑遗产重要的指导和索引。这些造物的文明聚合了民间艺术质朴自然的造物内涵,更携带着民族尊崇和承续的文化基因。工匠的智慧除了悦目之美,更有赏心之快,品读经典时可体味昔日工匠和今日传承人之异同。

  传承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受世界观、艺术素养、经历、禀赋、气质、学识等因素影响。个人风格影响流派形成,艺术门类不同,内在规律各异,因此记录工程要通过传承人作品以及人品、威信和艺术成就等方面体现人格塑造。首先是“妙悟”,即创造过程,通过传承人的眼光锤炼,记录其发现部分和整体间和谐、细微的差异以及形式特色的把握能力;透过训练有素的手,实现肉体之眼和心灵之眼沟通的能力;通过创造过程的准确把握,包括触发、沉浸、孵化、灵动、外化和交流等核心环节体现传承人精神实践的能力;其次是记录在生产现实中的“独造”,即灵感,灵感不受理性制约,都有自己独特的激发过程,要善于捕捉并记录灵光闪现,将传承人的内心发现用实实在在的证据展示给世人。

  为规范实施这一重要的文化工程,文化部组织了由非遗门类专家、口述史专家和传承人组成的团队,编写了专门用于指导专业工作人员使用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和指导管理层使用的《抢救性记录操作指南》,规范了管理和专业两个层面人员的操作程序。按照口述史的记述方法对入选非遗名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梳理和统筹,年龄上,对年满70周岁的传承人优先抢录;分类上,提炼出各门类的核心要素。相信这一工程将泽被后世。(作者为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