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时代的呼唤 人民的心声
关仁山
//www.workercn.cn2016-09-14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每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都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尤其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个问题常谈常新。毫无疑问,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征程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舞台。忠实记录、深刻反映、艺术再现这个恢宏时代的巨大变迁,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既是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创作优秀作品的根本条件。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我们永远绕不开的主题。人民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要记在心中,父老乡亲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命运起伏,都会让我们牵挂和动情。学习柳青深入生活的经验,学习路遥对人民深厚的情感。柳青熟悉并热爱农民生活,柳青说过,我的生活方式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作家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读《创业史》感受到他深入生活的方式是有效的,我们还能感受到当年的农民与贫穷抗争,在创业中的艰难,农民生活故事和命运的生动性和魅力,对立志抒写农民生活的作家具有长久启迪。说到路遥的创作,他认为作家的劳动不仅仅是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厚重的交代。

  我们要以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作家为榜样,真正走进时代生活,走进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故事可以编织,情感是不能编造的。中国农村已经走上了新城镇化的快车道,农民怎样重新从中找到自己?创作中,我常常怀疑自己的艺术能力,能不能超越事实和问题本身,以及怎样寻找新的艺术形式,所有这些思考,还是离不开人民。我们笔下的人物、故事,农民是不是喜爱,是不是能够接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理解了柳青、赵树理,他们创作时心中装着人民,选择艺术表现形式也应该让人民喜闻乐见。

  怎样认知今天的时代,除了思想能力,还离不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比如,今天的农村,非常复杂,怎样认知它、概括它?这是一个严峻而复杂的问题。仇视城市吗?廉价讴歌乡土吗?展示贫苦困境吗?整合破碎的记忆吗?每一个单项都是片面的,应该理性看待今天乡土的复杂性。这些流动的、新鲜的、不确定的因素,给我带来创作激情,以我们对农民和土地的深爱和忧思,进而去描述这一历史进程中艰难、奇妙和复杂的时代生活。

  河北省委宣传部历来十分重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许多作家艺术家都走下去了。多年来,上级安排我在唐山故乡挂职副村长、副县长体验生活,我创作了“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天高地厚》、《麦河》、《日头》,在文坛和农民读者中有一定影响。最近,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归来》,我又在北京昌平曹碾庄和燕山深处的长城脚下白羊峪体验生活。这部作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城镇化为大背景,写河北农民的命运和精神诉求,试图塑造新的典型农民形象。我们的作品仅有批判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建设。我看到一个打工回乡的农民,为了跟转基因种子对抗,寻找我们中国的小麦、谷子和大豆等老种子。老种子绝迹了,他跟着亲戚找到太行山涉县,那儿也绝迹了,老姑奶奶去世时有一罐埋进坟墓,农民哭灵三天三夜,从坟墓中挖出老种子,在故乡梯田里建起了小小的种子库。这个事件感染了我,我对这个农民进行深入采访,走进他的内心,是那样辽阔、质朴,他的对抗很悲壮,他的精神却是珍贵的,穿越生活表象而直抵生活本质。作家就要赋予作品以温暖人心和激励人心的力量,要有正面塑造灵魂的能力。

  一切都源于爱,作家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坚信有爱,有温暖,有光明。现实生活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艰苦地认知、体验和思考。摈弃旧有创作模式,摆脱对历史的虚无和狭隘的功利原则,以开放的眼光和胸怀,饱览和容纳历史全部的丰富、芜杂、曲折和发展,改变我们对生活简单和肤浅的认知。有了新的认知能力,才有审视以及宏观的把握能力,才能在创作中有所超越。所以说,向柳青学习,像他那样深入生活,像他那样为农民写作,力争让新作品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有高度。(作者系河北省作协主席)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