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网上主流
//www.workercn.cn2014-05-03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宽带网络已延伸到全国所有城镇和88%的行政村,互联网网民人数达6.18亿。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日趋“网络化”,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的特征使之容易成为错误思想观点的集散地和散布谣言的高发区。所以,培育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主流网络文化,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增加互联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紧迫任务。

  建设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指围绕网络主体的外部空间、条件、状况。在网络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网络环境存在信息泛滥与污染、个人隐私和安全威胁、文化霸权主义为主的网络危机。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主导整合网络各种资源,将使我国的网络环境呈现出价值传承和创新。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实施“网络文化殖民”,我们当务之急应当发展网络技术,提升安全防护。首先,不断提高抗病毒、反黑客、防入侵等信息安全技术,加大技术攻关和研究开发力度。其次,创建网络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防护、识别信息内容等技术及时查堵、“屏蔽”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垃圾信息。网络环境的好坏,最终都是通过网络主体的自主自律行为来实现的,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大力弘扬正能量,才能激发网民自觉地对网络不良言论、不雅行为进行价值谴责,才能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虽然网络信息产生、传播、消费行为发生在虚拟环境中,但是每个网络行为同样是网络权利与义务,同样需要网络法规与网络道德进行规范。首先,要明确政府、网络运营商、网民等网络主体在网络各个环节中的权利和义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贯彻到网络立法、网络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中去,通过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共同约束网络行为,使个体网络自由与网络社会秩序两者协调发展。其次,政府管理部门与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在网络环境治理中各自都应承担监管责任,尤其政府职能部门要抓好源头治理,强化网站备案工作,设立违规信息纠察机制,对交互信息24小时审核巡查,设置投诉热线,发挥舆论的监管作用。

  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平台

  网络传播平台以信息网络为基础,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交流和利用提供服务功能。

  首先,加快建设中文域名服务器,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软件。其次,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回应网民关切,主动有效进行网上引导,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这些显性平台可以依靠政府文化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少数知名网络企业,以利于在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基础设施、网络资源等方面有比较稳定的保障,容易形成传播模式。还要重视商业网站价值导向功能,加强隐性平台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鼓励他们弘扬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壮大主流舆论沿着同一价值方向、同一价值目标努力奋斗。

  网络传播平台不仅人机交互,还能通过BBS、QQ、博客、微博等方式人际交互。在社会重大事件发生时,公众参与度高,此时,应引导各类网络社交媒体开展以“三个倡导”为内涵的主题讨论和专题引导,充分利用即时通讯等互动交流工具,开展网络内外的人际传播,多渠道并举,以增强“三个倡导”的作用效果。

  建设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产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种高调的圣人伦理,而是真正引领社会思潮的主流大众文化,因而要用生动事实、典型事例言简意赅地讲清道理,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理论可亲、可学、可用。

  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国社会基本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价值观念,这些都是我们建设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产品的素材。在经济领域,有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效率、公平、消除两极分化等价值理念。在政治领域,有自由、民主、正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和谐世界等价值理念。在文化领域,有文明、科学;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价值理念。在社会领域,有团结、互助、友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价值理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需要把这些核心价值理念植入网络信息技术载体,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以真、善、美的道德培育为突破口,走民族精品路线,开发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现代风格的原创网络文化产品。

  互联网是国家信息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国家对互联网应用层的重视程度已经等同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或会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比传统的广播电视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网络时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不同类别群体在教育水平、职业背景、社会阅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对“三个倡导”的践行应该是具体的。应该努力创新有内容层次的网络文化和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引导不同群体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把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