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让高端人才成为河南制造业的“领航者”
林风霞
//www.workercn.cn2015-10-21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但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阶段迈进、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河南制造业面临的产业层次偏低、高附加值产品偏少、技术瓶颈约束加剧、传统产业疲态等问题更加突出。加快建成先进制造业大省是推动河南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从中低端制造向高端服务升级的重要战略。实现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与人才是关键,而创新归根结底也取决于人才。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制造也得有互联网的思维,引进人才,设立激励机制,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如何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以高端人才引领带动技术创新、组织再造和管理变革,成为新时期影响河南制造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高端人才不足制约制造业转型

  近年来,河南省以高端突破为着力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各类人才在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整体素质得到了持续提升,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河南仍然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在制造业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人才也需要转型升级。当前,河南制造业高端人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极度匮乏。近年来,金融危机阴影下的河南制造业虽然基本上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是许多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依然是空白,一些表面看起来档次挺高的新增长点,如目前的智能手机产业,实际上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并不具备高技术、高附加值等先进制造业特征。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高水平创新人才缺乏,科研成果转化不畅。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能够引领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一个区域如果能够引进一位领军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就可能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新增长点。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从我们调查的企业看,大部分企业都存在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不足、工业设计人才短缺以及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流失等问题。面对转型升级的压力,企业对高科技人才尤其是研发和设计人才的需求相对增加,但是由于高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企业工资待遇低等原因,河南制造企业引不来、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普遍存在,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

  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数据显示,河南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和四级(中级技能)人数供大于求,而三级(高级技能)、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存在不同程度的供不应求。当前自动化的发展导致企业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减少,高技能人才作为把新技术、新工艺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骨干力量,是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基础,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企业创新的组成部分,在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目前不只在河南,在全国人才市场上,既熟悉行业先进技术、现代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又能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都是严重匮乏的。现阶段行业融合成为大趋势,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多学科、多技术、多产业的融合,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金融、零售等行业与制造业融合加深,产业之间的边界、产品和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更需要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

  多种人才培养措施为制造业发展“护航”

  引进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是未来河南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要结合各个层次、类别人才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措施,创新体制机制,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建成先进制造业大省保驾护航。

  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引进培育工程,造就更多产业领军人才。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成具有“特定区域、特殊制度、特别政策、特有机制”的“四特”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吸引国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团队到河南创新创业,引领带动新兴产业成长。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创新支持政策和人才创业扶持政策,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推动科技经费向高水平创新团队倾斜。扶持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创业超市,为创业者提供全过程、无障碍服务环境。

  实施现代工业产业人才支撑工程,造就更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对于传统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战略支撑产业,设立产业创新联盟、产业设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团队,对高端研发技术人才、设计人才形成集聚效应。支持企业搭建开放性创新平台,通过向外借智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探索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工业设计、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科设置,加大对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工程,造就更多“大国工匠”。一流的产品离不开一流的技工,改善河南制造“中低档”“傻大笨粗”的形象,离不开高技能人才。首先,要强化在使用中培养的理念,建议在全省制造业企业内设立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技能大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批能继承传统技术工艺的能工巧匠和能开展技术技能创新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其次,要重视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通过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使职工适应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建议加大知识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技能人才进行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培训。再次,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正确的人才观,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营造崇尚劳动、尊重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实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造就更多一专多能人才。从高校角度来看,高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跨学科、跨专业教育平台。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变革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增强不同学科的融合性,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共同培养,造就更多创新能力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要建立岗位轮换工作机制和岗位交叉互训机制,促使员工积极积累本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要的“多面手”。(作者系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