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课题管理需要破解“空心化”研究
李明
//www.workercn.cn2016-06-02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由基础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备受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教师的青睐和追捧。一段时期内,伴随课题立项数量的激增、“宝塔型”评审模式的形成及学术培训交流活动的丰富,各类成果专辑书稿汗牛充栋。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必须冷静地认识到中小幼教师的研究仍处于“有体量缺质量、有原生缺原创、有探索缺方法”的状况,甚至面临被边缘化、标签化的处境。课题研究要成功跨越中等研究水平的“陷阱”,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必须变革当下课题管理模式,帮助教师做“有效”的教育科研。

  “空心菜”式的研究确实被广大一线教师所诟病。专家掌握学术话语,领导控制人力资源,科研骨干勉力执笔,广大教师在课题项目的生产链上,从事着中低端的研发工作,碎片化、浅表化的研究活动无法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空心化”的另外一个突出表现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脱节,造成研究过程“空转”,集中反映于程式化的结题报告——“一个抢眼的标题+一段深刻的问题分析+一段生硬的概念定义+一幅形象的图表总述+分列式的案例叙述+一篇包含数字的成效报告。”该表达范式在实践中淬炼而出,特别是在普及阶段,对于规范研究过程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若长期无法突破和超越,其弊端非常明显,体现在诸多节点上。

  首先,研究选题“空泛”,“新”“大”“靓”的教育术语和热词被重点选用,而教师们的理解深度、研究积淀、文献检索、实践素材无法与之对接配套,常常造成概念无从施行,研究停滞于活动。

  其次,研究过程“空洞”。实践发现、文献法和调查法是教师研究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方法,而大多数教师并未将其用准用透,更无法依据研究内容选择更为适切的研究方法和方法组合,使得研究过程既无法同相关理论建立深度联系,又无法在实证研究中获得有效检验。当课题组的行动和思考无法深入时,只能依据“行动研究”的逻辑链,草草地从“管理、教师、课程、课堂、活动”等口袋中配方取药,拼凑出较为松散的推理结构和内容。

  再其次,研究成果“空接”。教育科研必须接受广大一线教师的审视验证和应用推广,而现在课题研究周期短,结论的适用条件限制性强,成果大多停留在文字层面,其传播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课题研究“空心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不仅消磨了广大教师思考与行动的精力,也消耗了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造成绝大多数课题“无奈”地陪同少数质量相对较高的课题在环形跑道上奔跑。

  鉴于此,必须在课题研究的供给侧实施改革,引导“空心菜”式研究主动转型为有效研究。为此,课题管理的改革应把握好以下四大关键点。

  调整研究主体的重心。以往的课题研究过度依赖行政资源和专家智慧,课题负责人主要为校长。随着教科研深入开展,“爱创造、能研究、会表达”的教师越来越多。在制度设计和资源配置时,需要重点关注并长期跟踪教师队伍中真正具备研究基础的研究团队和创新人才。实践发现,这部分关键群体符合帕累托的“二八定律”,约占教师总量的20%.因此,必须科学设计课题研究的层次和序列,让研究项目和教师团队围绕这部分科研骨干的专业能量而展开,再进一步依据不同专业团队的研究水平和潜在能力把握研究的数量规模和质量规格。同时,保障一线教师的“知识产权”,真正让教育科研的每名参与者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帮助“学思行合一”的教师在研究中创造出“智慧”“经验”和“知识”,使教师团队的“行动研究”有效服务于学校发展。

  改善课题研究的节律。现行的课题研究周期通常为1至2年,分为立项开题、题中研讨、结题论证等重要节点。许多学校和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结题阶段,这并不符合一线教师“做研究”的规律。就本质而言,教师课题研究是教师团体或个人在事务性工作中探索促进儿童发展的事理。教师的问题源于实践,其行动和思考也发生于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产生创造性认知之前,这与“翻转课堂”的思路和模式高度一致。在操作中,必须切实做好课题立项前的“功课”,这是“冰山”的水下部分,是研究质量的根本保证。在预研阶段,教师们要积淀体验,筛选研究问题,研读经典文献,开动创造性思维设计方案,展开探索行动,分析现实条件,研制调查量表,试用研究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只有当“研究方法、理论概念、行动方案、研究人员”有机结合时,才能进入课题研究阶段。

  优化研究过程的专业服务。专业支持要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聚焦于研究过程展开的核心条件——思维和方法,将其作为支持过程的切入点和主轴线。在研究过程中,帮助研究主体明晰研究目标,辨识概念、条件和做法,排除相似和相近选项,破解思维困顿期的“瓶颈”,突出“推理链”的严密性。在方法应用方面,关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适配度,监测方法应用的质量,确保研究方法能够恰当有效地解答特定问题。

  创新研究成果的推广渠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传播研究成果、杜绝学术腐败的最好平台。教师的研究过程及结论最终需要同行的评价和检验,这是一个持续、公开的合作过程。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广“混合式”成果传播机制。为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深度沟通,研究主体在主题报告、现场观摩、案例剖析、实物展示、文本材料的基础上,开发直观形象的图表、课件、视频、微信等;观众群体通过交流,淡化竞争性评价,聚焦研究本身。课题管理方通过透明化管理提升公信力,发布质量标准,推介教科研工作者,扩大各方的共同理解和认识,构建专业研究共同体。(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