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树立“发思想之先声”的八大意识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www.workercn.cn2016-08-02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这一重要讲话理论性、前瞻性、针对性、现实性、指导性都很强,吹响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进军的号角,引领我们进入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的“火红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发思想之先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极具吸引力号召力,表明先进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具有先导功能、启迪作用、催人奋进的效果,也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如何使我们“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促进伟大事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应树立以下八种意识。

  主题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鸿篇巨著讲了四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对这个问题论述的学习,不但使我们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不是个人兴趣的展现,也不是个人诉求的表白,而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应该明确的主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效果大不一样。是不是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也大不一样。让哲学社会科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政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在具有学科知识性的同时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形式多样的条件下,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学术意识

  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出高质量成果,把好政治关很重要。上面强调政治意识,就是把好政治关的问题。同时也必须明确,为了产生高质量成果,把好学术关也很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为认识和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学理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优秀的科研成果,必然是政治方向正确和学术质量高的成果,政治方向和学术水平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们既要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也要从学术的视野看问题。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因此,要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要有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要有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的本事,让人们对研究的问题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揭示出研究对象原因与结果的内在联系。

  创新意识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揭示出一个客观真理,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就离不开创新。对实践创新的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是普遍存在的,有大有小,揭示一条规律、提出一种学说、阐明一个道理、创造一种办法都是创新。就成果的创新来说,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选题的创新、观点的创新、内容的创新、结构的创新、论证的创新、结论的创新,等等。现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但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增强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和紧迫。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就是找问题的态度。而问题又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与时代有着内在联系。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代表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看到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使研究者知道从哪里入手开展研究;看不到问题,就不知道研究什么,也就无法起步研究。如何产生和培养问题意识呢?一是要有“认真”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只要有认真精神,就能找到问题、研究问题。二是要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强烈的时代感,才可能以新的要求、新的担当、新的视角看问题、发现问题。三是要树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和成果。四是只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就没有找不到问题的情况。五是要有调查研究的好作风,不但能够发现问题,而且能够解决问题。

  特色意识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面向世界时,要体现中国特色;在面向全国来说,要体现贵州特色。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内在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全国来讲,要反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对于贵州的哲学社会科学来说,既要反映上述全国的情况,又要有贵州的独特表现。贵州的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等的生动实践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为主要内容的贵州人文精神等“精神高地”的深刻影响,都是贵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资源。

  开放意识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鲜明特征。开放是当今时代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打开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广阔视野,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指明了路径。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的定位和关系讲得十分清楚和准确。我们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综合意识

  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趋势愈来愈凸现出来,这表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经纬交错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要大力提倡和组织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综合研究,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以,系统思维、协同创新、团队智库建设就是十分必要的了。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都有指导意义。(执笔:蔡永生)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