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穿越烽烟战火的练兵轨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史》评述
何雷
//www.workercn.cn2016-03-10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由原总参谋部军训部筹划指导、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研究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史》(以下简称《训练史》),已由解放军出版社编辑出版。该书文图并茂,分上、中、下三编,以12章67万字的容量,客观论述了我军从战争年代到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发展历程,深刻总结了我军军事训练的宝贵经验。历史是一泓汲之不尽的智慧源泉。研读《训练史》,回顾我军波澜壮阔的军事训练历程,鲜活的人物事件给人无尽遐思,弥足珍贵的经验总结给人以有益启迪,激励我们在信息化训练创新发展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训练史》以翔实史料,清晰展现了我军战争年代“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艰苦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立足健壮红军战斗力”,广泛开展体能、技术训练和反“围剿”作战的游击战、运动战战术训练,利用作战间隙组织集中整训,着眼培养红军领导干部和战斗骨干创建红军大学和教导队,实现了红军频繁作战中的发展壮大。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加紧教育训练,以利持久作战”,根据战争形势和训练对象变化调整训练重点,适应敌后抗战需要组织“边战边训、以战代训”和依托根据地“集中整训”,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国民党军队和苏联红军的正规化训练经验,保证了军队规模扩大背景下的军政素质迅速提高。解放战争时期,坚持“把练兵看成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相继颁布一系列练兵法规,根据战争发展调整训练内容,及时推动部队从防御训练为主向进攻训练为主转变,着力提高正规战、运动战和攻坚作战本领,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研读《训练史》我们有一条深刻体会,就是我军战争年代战胜国内外敌人的辉煌战绩,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军政素质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培养提高部队军政素质,主要得益于高度重视并正确组织了战争环境下的军事训练。

  形势决定任务,任务牵引发展。透过《训练史》的客观论述,我们能够准确把握我军军事训练对形势任务发展的诠释。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贯彻“开展正规训练,迅速提高人民解放军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指示要求,学习借鉴苏军经验,迅速走上现代化正规化训练道路。随后,主动克服照搬苏军模式的教条主义做法,创立了“以我为主”的建军思想和训练方针,总结建军、作战和训练经验,逐步建立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正规化训练方式。20世纪70年代,在“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军广泛开展了野营拉练、大办教导队、“三打三防”训练活动,逐步加大了战术训练比重;80年代,适应作战方式发展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转变,我军强调教育训练的战略地位,积极推动兵种战术训练向合成作战训练的转变,大力开展部队合同战术训练、领率机关合同战役指挥训练,极大提高了现代化条件下部队整体作战能力;90年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历史舞台,我军改革战法训法,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迅速掀起群众性科技练兵热潮。进入21世纪,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发展,我军军事训练进一步向信息化聚焦,由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踏上了信息化训练新征程。几十年栉风沐雨、波澜壮阔,我军军事训练始终围绕贯彻落实军事战略方针、围绕坚决履行使命任务创新发展。

  历史孕育传统,传统承载辉煌。《训练史》客观阐述我军军事训练奋斗历程,科学总结训练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形成的优良传统。归纳起来就是:坚持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依据,确保军事训练的正确方向;适应使命任务要求,增强军事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战斗力标准,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军事训练的生机与活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激发官兵练兵的积极性;发扬勤俭练兵优良传统,提高军事训练质量效益。这些基本经验,是我军军事训练长期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全军上下集体智慧的宝贵结晶,是新形势下军事训练阔步前进的根基和营养。

  作为我军军事训练史学论著的标志性成果,《训练史》必将以深厚的历史积淀激发官兵潜在的力量。让我们回望我军军事训练的奋斗足迹,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开拓军事训练的新途径,牢记历史、弘扬传统,继往开来、兴训强军,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奋勇前行!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