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俄与北约关系“融冰”远非一日之功
倪海宁
//www.workercn.cn2016-04-27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4月20日,“停摆”近两年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在布鲁塞尔“重启”。在2002年成立后的10多年里,该理事会一直充当俄与北约发生分歧时维持“大面子”的首选工具,因而颇具象征意味。

  按照双方约定,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应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大使和常驻代表级别会晤,每年召开两次外交和国防部长会晤,并且不定期举行首脑峰会。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于2014年6月停摆,此后双方再无机制性互动。所以,此次虽然只是事务性磋商的大使级对话,但北约方面能突然放下身段,主动提议同俄进行双方关系“崩盘”后的首次“正式握手”,本身就不同寻常。

  尽管对话总是胜于对抗,会后双方也都表示“将继续会晤”,但无论是从本次会谈的实际成效评价,还是放在更广阔的地缘政治博弈视角下观察,都可以看出,俄与北约关系要摆脱僵局仍然困难重重。

  会场内,虚多于实,举足轻重的乌克兰危机“死结”依然无解。两年前,急转直下的乌克兰乱局之所以最终导致俄罗斯与北约撕破脸皮,根本原因就在于北约试图将乌克兰纳入“东扩”范围,触碰到俄罗斯的“红线”。此番对话,双方只是老调重弹地强调,旨在结束乌东部战事的明斯克协议需尽快全面实施,这只能算是对乌局势现状的“冻结”,称不上“突破”。北约不愿“追认”克里米亚入俄这一既成事实,却重申支持乌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的立场,敦促俄尊重国际法,自然遭到俄“议程没什么积极之处”的抨击。

  会场外,明争暗斗依旧,双方在敏感战略要地的角力和军事试探并未停歇。作为北约的“带头大哥”,美国在欧洲频频刷“存在感”,以安抚东欧“小兄弟”,并拉住有独立倾向的“老欧洲”国家为自己“火中取栗”。美军方已宣布,计划在2017年把用于欧洲的军费开支翻两番,并将3个满员配置的战斗旅长期部署在北约东部边界一线,这是冷战结束以来驻欧美军最大规模的增兵行动。而本次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乌克兰便与罗马尼亚共同公开了北约将组建黑海舰队并邀请乌军舰加入的计划。俄方则以牙还牙予以反制,波罗的海地区大有升温为“新燃爆点”之势,俄美舰机在当地的“近距离邂逅”也引发了高度关注。

  侧重于减压而非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此次会面的真实“标签”。在一定意义上,此次会议的举行,是西方和俄罗斯严重缺乏互信的反映,也与俄罗斯加力介入叙利亚这一“焦点转移”策略取得的成效密不可分。叙利亚停火协议的达成,凸显了西方在反恐议题上的焦急,更使美欧意识到了与俄合作的必要性。此次会议传递出了北约要与俄“解冻”关系的信号,但要想真正“融冰”,却远非一日之功。北约秘书长宣称,“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有深远而持久的分歧,本次会议无法改变这一点”。俄常驻北约代表则回应,“北约如不切实减弱在俄邻近地区的军事行动,双方就不可能实现有意义的接触”,更是直抒胸臆。因此,“双方关系没有正常化”,成为此次会谈的“最大共识”,实在再合乎逻辑不过。

  冷战已结束多年,美欧“尊重俄方利益”的信誓旦旦言犹在耳,持续东扩的北约对俄战略空间的挤压却一直未停,终于碰到乌克兰这根“红线”,导致俄“触底反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罗斯与北约自然也不能指望通过一次理事会会议就化干戈为玉帛,重回正常关系的轨道。可以预见,随着北约在东欧的战略新布势逐步推进,俄与北约彼此之间的猜忌将有增无减,双方在“橄榄枝”下的较劲也不会消停。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