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唱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强音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9-07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不仅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更是铺就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以“一带一路”为绢帛、以创新合作为笔墨、以共谋发展为气韵,中国与世界共同绘制的合作共赢时代画卷正在日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春华秋实,三年有成。自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首倡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逐渐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一带一路”不仅将亚欧非大陆连通起来,更将中国广阔的内陆腹地推向了开放的新前沿。陕西,这个昔日丝绸之路的源头和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再次受到世界瞩目。“一带一路”建设,让地处西北的陕西发挥区位、资源和通道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设施联通、经贸畅通和人文相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鲲鹏善御风而翔,智者当借力而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和行动中,陕西乘势而上、借势发力,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三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顶层设计、提早谋划、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枢纽,积极探索内陆地区自由贸易新模式,统筹推进结构优化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教育交流,有效提升社会承载能力,精心搭建务实互利合作平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各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和可喜成绩。

  时光跨越千年,构建现代丝绸之路,已不再是两千年前那条驼铃声声的漫漫长路,而是一条立体多维的宏大经济走廊。现代的陕西,正依托公路、铁路、航空、互联网等现代化运输载体,积极构建陆路、空中和网上新丝绸之路。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十大机场之一,全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与68个国内城市、18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内外航线242条,连接欧、美、澳、亚地区的31个主要经济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以建设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为目标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现已成为国际贸易运输的“目的港”和“首发港”之一,由此开出的“长安号”国际班列目的地现已遍布中亚5国44个城市和站点。与此同时,陕西依托自身能源科教优势,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海外陕西”建设。截至目前,陕西已有239个境内主体设立了355家境外企业和境外机构。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陕西制造”,正沿着新欧亚大陆桥源源不断发往中亚和欧洲。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在科技、教育以及相关产业的跨国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从产能合作方兴未艾到人文交流更加紧密,从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到金融支撑助力重点项目开始发挥作用,今天的陕西不再是一个发展路上的跟跑者:获批国家自贸区、高层次对外推介更加积极主动、重大国际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活动密集举办……随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陕西一举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和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承接地,在“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合作之路越走越宽,使陕西这个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基础更加坚实,空间更为广阔,让古丝路新起点加速迈向改革开放“新高地”。

  驼铃悠悠传千古,丝路合作谱新篇。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到今年我省发布“一带一路”2016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建设在陕西正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的阶段迈进。共商、共建、共享,是贯穿“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旋律。未来,陕西将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总体部署,着力打造交通商贸物流、科技教育、国际产能合作、国际旅游和区域金融“五个中心”,在追赶超越中谱写“一带一路”建设陕西新篇章。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