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探寻马克思的革命足迹
//www.workercn.cn2018-05-03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欧洲央行授权特里尔市政府出资发行零欧元纪念钞。

 

  特里尔市政府将马克思故居修缮一新,迎接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全球访客。(人民视觉)

  位于德国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一隅树丛内的马克思与恩格斯雕像。(本报记者 冯雪珺摄)

 

 

  在伦敦克拉肯韦尔格林大街37号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内,读者认真阅读文献。(本报记者 许立群摄)

  “选择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辗转欧洲多国。从特里尔小城的灰白色三层小楼到巴黎街边与恩格斯首次见面的咖啡馆,从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到布鲁塞尔起草《共产党宣言》的白天鹅咖啡馆……如今重走他曾走过的路,我们仍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与厚度,感受到他的精神与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

  本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中国人对德国小城特里尔有着特殊的感情,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就出生于此。在那栋灰白色三层小楼的马克思故居里,常常可见中国人的身影。

  马克思在德国的岁月可谓跌宕起伏。青少年时期,马克思的生活富裕无忧。他的父母均来自历史悠久的犹太拉比世家,家族族谱可以追溯到15世纪。17岁时,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后又转学至柏林大学,开始大量阅读书籍,醉心于学术研究。毕业后,24岁的马克思成了《莱茵报》主编,写了不少文章抨击时政,为贫苦大众辩护,谴责专制制度,开始有了政治活动家的风范。

  然而,因此惹怒普鲁士政府的马克思,被迫在25岁时背井离乡前往巴黎。尽管5年后在德国无产者的资助下,他曾辗转回到德国,可是仅1年后就收到了政府的驱逐令,从此与祖国永诀。但在今天的德国,仍有许多马克思留下的印迹。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与很多德国大学选择以一句拉丁语作为校训不同,曾孕育过黑格尔、爱因斯坦、格林兄弟等大家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前身为柏林大学),仍选择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小节的这句话作为校训,印刻在教学主楼大厅内的墙上。

  对马克思自己而言,洪堡大学是他开启哲学之路的起点。在这里,他加入了“博士俱乐部”,跟随一群有抱负、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宗教和政治开展批判。也正是这段经历,孕育出了日后以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总部位于柏林,以德国共产党创始人罗莎·卢森堡女士的名字命名。各个分支机构都从事着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工作,如曾作为前德国统一社会党机关报的《新德意志报》编辑部,以及专注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狄茨出版社等。

  基金会“马克思主义200年”项目主要组织者之一弗兰克·恩斯特的办公室里有一块白板,密密麻麻贴着各种纪念活动的安排——马克思生平图片展、《资本论》展览、马克思著作朗读研讨会、马克思著作中的女权主义会议……这些活动不仅遍布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有些还将远赴美国举行。

  恩斯特表示,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引起更多作为马克思同胞的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与思考。恩斯特说:“有些批评者认为,马克思哪里都好,只不过说的都是19世纪的事儿。实际上,读马克思著作不应该拘泥于‘他没写到什么’‘他没预测到什么’,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一天,《资本论》就有一天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年轻人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感到迷茫;另一些在金融领域长期工作的人,则看到了资本发展的局限性。德国很多大学和机构找到基金会,希望能够共同举办一些讲座或研讨会,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资本论》、了解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请求多了,基金会便干脆成立了学校。令恩斯特欣喜的是,前来参加秋季学校的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无疑为他们解疑释惑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恩斯特看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有机融合,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没有所谓‘唯一的马克思主义’。在阐释世界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时,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去解读”。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